赵 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并赋予宁波舟山港新使命新要求:“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当前,港航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港航业正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阶段,成为国家基础性、枢纽性、服务性、先导性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然而,港航人才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须从战略高度、全局视角、改革创新层面,以构建港航人才培养生态圈为目标,系统谋划港航人才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当前港航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港航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港航人才结构失衡问题突出。港航业涵盖港口装卸、运输、仓储、贸易、金融、信息、法律等多个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传统港航技术人才相对过剩,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兴领域的人才却严重短缺,导致行业整体人才供需矛盾加剧。例如,宁波舟山港作为世界大港,尽管拥有庞大的从业人员,但高端管理和创新型人才占比低,难以满足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港航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发挥。
二是港航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难以适应行业实际需求。高校教育在港航人才培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企业工作。同时,企业内部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员工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这种脱节现象不仅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制约了行业的创新发展,使得港航业发展面临人才瓶颈。
三是港航人才发展环境亟待优化。部分港航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人才投入有限,导致行业发展缺乏动力。同时,港航行业社会认可度较低,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政府部门对港航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也有待加强。
构建港航人才培养生态圈的路径
1、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港航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科研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例如,宁波港东南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与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合作,共建数智港航国际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为港航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有力推动了港航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发展。
二是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建立健全港航人才继续教育与培训体系,针对在职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鼓励港航企业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发个性化培训课程,满足员工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
2、锻造精准培养,满足港航业转型升级需求
一是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建设需要和港航业转型升级需求,构建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基础技能型人才是港航业的根基,应强化实操能力培养,为港航业的日常运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中层技术骨干需聚焦数字化转型,融入大数据分析、智能系统运维等课程模块,培养适应智慧港口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港航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高端创新型人才则需具备全球视野与战略思维,通过设立 “港航+人工智能”“港航+绿色能源”等前沿交叉学科,打造引领行业变革的领军群体,为港航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
二是注重课程的前沿性,将最新的港航技术和理念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为港航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港航业数字化转型催生了 “技术+管理”“工程+数据”的跨界需求,通过精准对接行业前沿培养专业人才,为港航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3、创新评价机制,激发港航人才活力
一是建立“能力+贡献”多元评价标准。港航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传统以学历和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港航业实践导向特点,因此,需要建立“能力+贡献”的多元评价标准,将项目实践、专利成果转化等纳入评价指标,全面衡量人才的实际价值。通过多元评价标准,充分调动港航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港航业的创新发展。
二是构建动态调整的行业标准体系。港航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绿色航运、智慧物流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构建动态调整的行业标准体系,根据新兴领域的需求,定期更新职业资格认证目录,确保人才评价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
4、塑造港航文化,营造尊才重才良好氛围
一是培育开放包容的港航文化。港航业作为外向型经济窗口,需要培育开放包容的行业文化。通过举办国际港航论坛、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强与国际港航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人才的职业认同感与国际话语权。同时,要注重港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挖掘港航文化内涵,弘扬港航精神,增强港航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营造尊才重才的社会氛围。营造尊才重才的社会氛围,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通过设立“港航工匠奖”“数智创新贡献奖”等荣誉体系,对优秀港航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加强优秀港航人才的宣传和推介,让全社会更多了解港航人才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提高港航人才的社会地位。营造尊才重才的社会氛围,激发港航人才的创新活力,为港航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系宁波大学海运学院物流管理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