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徐丽敏
通讯员 陈易新 陈琰琼
扎着利落的马尾辫,办起事来干练利落,这就是护睛灵品牌创始人沈庄洁。30年前,沈庄洁做出了一个“叛逆”的决定——放弃十拿九稳的教师工作参军入伍,成为东海舰队的一名文艺女兵。
退役后,沈庄洁同样放弃了“铁饭碗”工作,选择留在宁波闯一闯。几次创业,起起伏伏,她凭借着军人的毅力、耐力与果敢,成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大胆在甬创业
1999年,沈庄洁从东海舰队退役,回到了阔别4年的故乡江苏如东县。面对家乡安定的工作,她陷入了沉思: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再三思索,沈庄洁毅然回到宁波。“当时骨子里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混出个样子。”她说。
不久后,沈庄洁进入一家星级酒店从事对外联系业务的工作。面对陌生领域,她凭借自身的韧劲与努力顺利通过试用期,并在一年后成为酒店最年轻的业务主管。
2002年,一次在上海举办的推介会成为沈庄洁的职业转折点。“我认识了一个宾馆的经理,也是老乡,便相约去宾馆的茶室喝茶。”沈庄洁说,看着装修精致的茶室,自己冒出了承包的想法。
当她去洽谈接手经营时,老板却并不看好这个25岁的外地姑娘,36万元的年租金更是如同拦路虎。仅有5万元积蓄的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发挥销售专长尽力争取。
“我提出帮宾馆卖2000盒月饼,用10万元利润换来了按季度支付租金的机会。”沈庄洁说,为凑齐首笔租金,自己四处借钱,曾在酒店服务过的客户二话不说就送来5万元现金,“这是拿真心换来的信任,至今我每月都去她的咖啡厅坐一坐”。忙活几个月后,沈庄洁的茶楼开业了,取名“春天人家”。
“当时部队的一位领导还专程祝贺,并对我说:政府鼓励退役军人自谋职业,只要肯付出、肯吃苦,每个退役军人都会找到自己人生和事业上的春天。”沈庄洁说。
坦然面对失败
4年之后,茶馆迎来赛道高峰期。转型,是摆在沈庄洁面前的新问题。然而,并没有等她思考好这一问题,就因多种原因失去了茶室经营权。第二次创业,沈庄洁因被骗而以失败告终。
“那段时间确实痛苦,但人生总有起起落落,要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当过兵的沈庄洁不怕失败,摔倒了就马上爬起来。在健身行业当了三年职业经理人后,沈庄洁瞄准餐饮市场第三次创业,于是,一家充满艺术氛围、带有“兵味”气息的“特别餐厅”在闹市开张。
在餐饮行业待久了,沈庄洁开始迷茫起来。“从最初的开茶楼再到开餐厅,都是在做餐饮行业,我觉得我不会一直都做这一行。”她说。
2018年,沈庄洁果断放弃餐饮店,进军视觉健康行业,契机源于女儿的近视问题。“为了给女儿配眼镜,我偶然遇到了一位中医视力调理专家。在他的调理下,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女儿就不用戴眼镜了。”沈庄洁当时就在想,这么好的近视防控方法,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
于是,沈庄洁开启“穷追猛打”模式,邀请专家当合伙人。“因为专家是在广州,我就飞到广州和他商谈。他可能也被我的执着打动,最后同意和我一起创建品牌。”沈庄洁告诉记者,护睛灵品牌由此诞生。
沉淀商业智慧
“在创办护睛灵时,我已经41岁了,这时候再去创业,我也很冷静地问自己:你是否爱这个行业?你会不会坚持把它做下去?”比起前几次创业,沈庄洁多了几分沉着,她用是否有意义、是否可以帮助很多人、是否能在行业中不断成长来衡量。
虽然是外行人,但沈庄洁懂得扬长避短。“我善于做管理,就会去对接各种资源,在组建团队时人员一定是互补的,每个门店的人员配置也是如此。”她说。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当多数服务类门店受影响而关闭时,沈庄洁带领团队“闭关修炼”,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她说:“换个角度想,这也是在给我们时间沉下心,反省自己。”
沈庄洁还成立了护睛灵慈善基金,组织员工和客户的孩子开展爱心义卖,将义卖所得捐给慈善机构。“前段时间,我们网购了一些鲜花,带孩子一起在鼓楼义卖,受到许多家长的认可。”
回顾创业之路,沈庄洁说:“部队经历让我收获很多,胆子大、能吃苦、目标感和执行力强,在创业中能从容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