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芯蕊 通讯员毕夏)“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昨天和前天晚上,原创民族舞剧《英歌》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连演两场。
从傩舞到非遗IP,再到舞台作品,英歌舞的演进史,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被称为“中华战舞”的英歌舞,是根植于广东潮汕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傩舞。舞者手持英歌槌击打出节奏,舞蹈阵型变幻如军阵,在潮汕方言中被称为“唱英雄”“舞盛世”。
“这不是简单的民俗展示,而是用当代审美重构文化基因。”剧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剧中还融入了闻名遐迩的木雕、铁枝木偶、潮汕人的成年礼“出花园”、潮州油纸灯笼等岭南民俗、文化元素,“从岭南一带到东海之滨,观众在欣赏舞剧的同时,更能感受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气质”。
剧里,中华儿女漂洋过海,在战争时期挺身而出,在和平年代开拓进取。也因这精神的联结,无论漂泊多远,他们心中始终怀着对故乡的眷恋,遥远的思念化作永远的乡愁,浪打不息,风吹不散。
“作为沿海城市,宁波的城市精神同样蕴含着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特质,这与舞剧《英歌》所展示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所以这部舞剧更容易引起宁波观众的共鸣。”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非遗不断“破圈”,成为年轻人生活里的“新宠”,而舞剧《英歌》更是将非遗与现代人审美趣味完美融合,为年轻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