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监管政策不断更新,我们会定期对你们企业进行合规培训,解读行业相关法规政策。”近日,在鄞州区潘火街道,“法管家”律师团队为宁波合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送去一场企业内部合规管理培训,以期避免日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这样实用又贴心的服务,是潘火街道投创工业园区综治工作站的一项举措,也是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323工作法”的生动实践。
一站式解纷,让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办得了办得好
聚焦化解矛盾风险,鄞州常态化推进“除险保安”,2023年5月以来,按照“一站式解纷、全链条循法”理念,认真开展省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试点探索,着力推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近年来,鄞州区持续优化区级综治中心法治功能,打造区级矛盾化解“终点站”;做强镇街“一站式”解纷主阵地,推进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1大厅+5个基本功能区+N个特色功能单元”规范配备;立足村社综治工作站,做实矛调前端平台,发挥村社“第一道防线”作用。
过去一年,鄞州一手抓“经济报表”,一手抓“平安报表”,绵绵用力,“做题答卷”,全区命案数、生产安全事故亡人数、道路交通亡人事故起数、火灾数等同比分别下降55.6%、19%、13.4%、14.35%。
鄞州区连续6年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区”,两登榜首。这背后,是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鄞州实践,是平安鄞州建设为城市肌理注入的韧性基因。
小切口解决大难题,全维度精心“护苗”
近日,大四学生吕天慕因身份证丢失,来到浙江万里学院钱湖校区的“校警驿站”,10分钟内就完成了身份信息录入、照片采集,提交了补办申请。
鄞州区深化校警合作,推进“校警驿站”建设,提供无犯罪记录查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此外,鄞州区组织专业化社会组织、调解团队,创新“甬学安”模式,共同构筑专业化、矩阵式的校园矛盾纠纷专业调解体系,获评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鄞州区强化“一般预防、特殊预防、社会预防”,织牢织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范网,全维度精心“护苗”,全面提升鄞州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水平。
鄞州区推行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升行动,去年建立全国首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院,发布全国首个心理健康数字人,累计为600余名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同时,出台《关于深化鄞州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惩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鄞州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的实施办法》等,升级打造鄞州区未成年人救助与保护中心“七色花”分级干预实践中心,在全国首创“检警一体、检医合作”的“一站式”办案场所和办案模式,制发全省首例涉未成年人进入“类酒吧”协同共管检察建议。
一直以来,鄞州区持续推动校园安保力量规范化管理提升行动,开展智慧安防装备升级工程,实施全区322所中小幼教育机构保安队伍专业化提升计划。
据了解,去年,鄞州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判处刑罚率、再次违法犯罪率同比分别下降11.76%、1.37%,获评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数字化赋能,夯实平安基础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鄞州区正加强科技支撑,持续深化平安建设领域数字化改革,让平安建设更智慧、更高效。
在东胜街道,办公场地统一集中在街道办事处六楼,采用“大厅指挥+小屏运作”模式,迭代打造信息汇集分析、问题流转督办、任务协调指挥、工作督查考核“四个中心”。2023年7月,其率先建成全区首个镇街标准化防汛防台数字指挥系统,效果显著。
在下应街道湾底村,“数智湾底驾驶舱”通过数字化赋能,可智能分析小区门禁、车辆进出、安防监控、高空烟感、水位和消防水压监测等各类物联设备数据。此外,鄞州区应急管理局依托“141”基层治理体系,动态纳管5.2万家企业,对“两客一危”车辆、城市桥梁、特种设备等实行可视化管理。
围绕百姓关切和“急难愁盼”,鄞州创新发布宁波首个《鄞州区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指引》,迭代升级平安家庭体验中心等,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平安村(社区)、平安商(市)场、平安街区等建设,让“平安鄞州”可触可感。
作为平安社区之一,福明街道宁城社区致力于为辖区居民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与安全保障服务。“社区创新‘警格+网格’联动模式,成立网格义警中队,实行4人日巡制,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宁城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劼加介绍,截至2024年底,社区拥有网格义警近550人,总警情同比下降16.7%。
去年以来,东郊街道启动平安市场建设行动,引进“三宝”调解工作室和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推行“码上回家·同心护家”机制。截至目前,东郊街道专业市场消费纠纷同比下降32%,涉市场企业、商户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数同比下降85.71%。
(张子琪 陈亚盼 刘绿韵 郎椰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