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近日,广东省云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公路三大队交警发现,一男子在高速上边开着辅助驾驶边睡觉,过程持续一个多小时,行程超过100公里,同时超速驾驶,所幸没有造成交通事故。后交警对该男子处以驾驶证记6分和罚款400元的处罚。云浮公安交警提醒: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不能盲目信任、过度依赖辅助驾驶(4月8日上游新闻)。
“辅助驾驶”“呼呼大睡”“超速行驶”,这则新闻的三个关键词,让公众惊掉下巴。当事人做出这样的行为,分明是严重的侥幸心理在作祟。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车辆配备的所谓“智能驾驶”,实际上只是辅助驾驶系统。按照2022年3月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L0到L2级别属于驾驶辅助,真正的自动驾驶要达到L3及以上。辅助驾驶,说白了就是帮助驾驶员进行转向、加速、减速等操作,系统默认驾驶员能够完成其余动态驾驶任务,驾驶员依旧是保障驾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事实上,因为对辅助驾驶认识不清、过度依赖而导致的悲剧多有发生。2024年10月14日,一辆小车在泉南高速行驶时,因驾驶员开启辅助驾驶后注意力不集中,一头冲进施工安全防护区,导致驾驶员和1名施工人员死亡、1人受伤;同年10月29日凌晨,在京港澳高速上,司机开启辅助驾驶后闭眼休息,车辆直接冲进施工改造路段,撞翻了大量锥桶和指示牌。这些事故无不警示人们:辅助驾驶不是“护身符”,盲目相信、过度依赖只会把自己和他人推向危险的深渊。
面对这类无视交通安全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迫在眉睫。从法律角度来看,现行法规虽然明确规定开启辅助驾驶期间发生事故,责任主体是驾驶员,但对于未发生事故的类似危险驾驶行为,处罚力度相对较小。就拿云浮这个案例来说,涉事男子仅仅被记6分、罚款400元。这样不痛不痒的处罚,与当事人的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相比,威慑力远远不够。
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法律法规,对于在辅助驾驶状态下的危险驾驶行为,比如双手长时间脱离驾驶盘、超速行驶等,应大幅提高罚款金额,增加记分分值,甚至可以考虑暂扣驾驶证一段时间。只有让违法成本远远超出驾驶者的心理预期,才能让他们真正敬畏规则、敬畏生命。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辅助驾驶≠放手,车企也应当承担起相应责任,规范辅助驾驶功能的宣传,杜绝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发生。对于因宣传不当导致消费者误解辅助驾驶功能而引发的事故,车企应当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