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罗生门”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感

潘玉毅

近日,“壹号土猪”中的“壹号土”是注册商标一事引起热议。多次购买该产品的张小姐认为,将“壹号土”作为商标名称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譬如她就一直以为“壹号土猪”是产品的名称。

按照汉语惯常的组词方式,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理解,“壹号土猪”的“土猪”当是商品名称,而“壹号”是商品的商标名。谁能想到还有“壹号土”与“猪”这样的搭配方式。很明显,涉事企业故意利用人们认知习惯的“下意识”,以及“土猪”定义的模糊性,用极具迷惑性的门头,搭建了一个“信息迷宫”的入口,诱使不知情的消费者前来消费。因这碍眼法施得巧妙,消费者一个不留神,难免错把冯京认作马凉,事后醒悟,不由又好气又好笑。

无独有偶,像今年“3·15”被媒体质疑的“千禾0”酱油,只是一个商标,并不意味着“零添加”,还有前不久与“胖东来”名字相仿的“胖都来”商场开业,也在网上引起不小争议。

按理说,只要合法合规,商标取什么名是商家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故意取一个与知名品牌音形相近但又似是而非的名字,且售卖的为同类产品,或经营的范畴有诸多重合,多多少少有“搭便车”的嫌疑。

就像有一度盗版横行,为了吸引读者买,一些盗版书商在书籍作者一栏,故意用与原著作者形似的字的署名,或割取“XX巨著”“XX新作”这种新书发布时常用的宣传语,如全庸、金康、金庸新、金庸巨、金庸著等,这样的碰瓷行为显然有为一己之私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但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人们上过一回当之后就会有所警惕,不会再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可以想见,想要通过这种“取巧”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不可能。

经营者应以诚信立身,在提升服务质量、产品品质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剑走偏锋,在商标名称上玩文字游戏、动歪脑筋。投机取巧或能得利一时,不可能得利一辈子。打铁还需自身硬,真正想要招徕客人、留住客人,关键得凭真本事。毕竟,提升用户的体验与口碑,才是品牌走远走好的长久之计。

2025-04-10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8117.html 1 3 商标“罗生门”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