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畅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书香是一种氛围”,谈到阅读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坐着读本书不容易”“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时至今日,读书对于人类积累知识、拓宽眼界、增添智慧的意义和作用,已然越来越明显。只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书香是一种氛围”,而书香氛围不是靠少数人就能营造起来的,更无法靠少数人的努力去巩固它、提升它、延续它。事实上,真要在全社会营造起浓厚的书香氛围,必须“借传统牵动、用载体驱动、靠领导带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之所以我们能够今非昔比而获得让人刮目相看的国际地位,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爱好读书的国家,有着敬重读书的良好传统习惯。我们要十分珍惜并自觉赓续读书传统,既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吸其精华,剔其糟粕”中去阅读古代经典,又要在古今经典的碰撞阅读、良性互动中,去读出新意,读出趣味,并把读书这一传统温习好、赓续好、放大好,进而确保书香氛围的营造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要在全社会营造浓烈的读书氛围,必须讲究方法、加强策划,尤其要创设能够牵一发动全身、小切口大背景式的生动载体,进而把全社会的读书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出来。我们惊喜地看到,“全民阅读”已经连续十余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伴随着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机构举办的大型系列“书香中国”读书活动的开展,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的开设,各地“书香城市”建设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活动载体也层出不穷,诸如“我陪孩子读经典”“陪伴阅读、携手成长”等,便自造浓了各地的读书氛围。为此,要认真总结读书活动的经验教训,通过调优载体、健全机制,引导社会公众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之中,进而把全社会的读书活动推向新高潮、取得新成效。
全社会的读书氛围是否浓郁,其中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就是要看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真心实意地参与了读书活动,并很好地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勤奋读书,无疑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也极大地促进了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毛泽东同志一生嗜好读书、博览群书,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等等。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向他们看齐,不找借口勤读书,推却不必要的应酬且读书,坚持做到“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坐着”读书,自觉地把读书作为提升自我修养、领导素养、服务素质的有效阶梯,进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养成“爱读书、强本领、求进步”的良好习惯。
与此同时,面对社会节奏快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还要处理好“读书”与“刷屏”的关系。两者都是为了知识创造、促进知识螺旋上升,从而提升人的创造力,而“刷屏”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可以少“读书”甚至不“读书”,尤其要防止因为便捷的数字服务让信息变得触手可及,而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散发着墨香的书籍,防患曾经能在书页间静享时光、在文字里探寻智慧的那份专注,渐渐被碎片化的娱乐与快餐式的资讯所取代。换言之,虽各尽其妙、各美其美,但“读书”要比“刷屏”重要,只有把握主次轻重,让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方能达到“美美与共”的目的,进而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中,把书香氛围造得浓浓的久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