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超
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平稳增长以及消费结构的提质升级,“首发经济”已成为消费市场的崭新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首发经济起源于“首店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突出首发和创新特性,注重链式发展全过程,具有时尚、品质、新潮等显著特点。发展首发经济对宁波消费市场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发展首发经济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
首发经济驱动消费需求能级扩容。注意力经济是数字时代特有的经济形态,其核心在于将人类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作为核心生产要素,从而实现价值创造。企业借助“首次亮相”的方式,能够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营造“眼球效应”,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消费热情。例如,《黑神话:悟空》凭借“国产首款3A大作”的稀缺性定位,形成短期内消费行为的高度集中,游戏本体及衍生消费累计拉动超340亿元,间接带动600亿元的商品销售。
首发经济引领消费结构多维跃升。首发经济的内核在于“新”,通过提供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来填补市场空白,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价值”“情感共鸣”“沉浸式体验”等差异化需求的追求,进而推动消费市场整体向高端化、个性化、品质化方向发展。比如,小鹏汇天完成量产版飞行汽车的全球首次公开飞行,成功开拓了“未来出行”这一消费新场景。
首发经济倒逼企业产品全链创新。首发经济以市场空白和消费者差异化需求为核心靶点,倒逼企业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流通、服务的全链条创新闭环,实现从供给侧技术布局到需求端价值交付的端到端协同升级。
首发经济加速产业要素多态融合。首发经济通过首店、首秀、首展、首创产品等载体产生“首发示范效应”,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促进资源要素的多态流动与重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
宁波发展首发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宁波发展首发经济具备坚实基础。一方面,消费市场活跃。2024年,宁波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366元,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9亿元,同比增长1.3%。另一方面,商业载体丰富。宁波拥有天一广场、阪急、万象城等一批成熟的商圈,其中年业绩30亿元及以上的商圈达6个。2024年,这些商圈引进首店234家,同比增长77%。此外,宁波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调查中,连续5年位列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
同时,宁波发展首发经济也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城市间竞争态势严峻。在首发经济领域,上海起步早且占据领先地位,深圳、北京、成都、杭州等地也紧追不舍。以成都为例,2024年新落户首店超800家,约为同期宁波引进数量的3.4倍。二是宁波业态结构偏单一。从2024年宁波新落户首店的数据来看,商业业态主要集中在餐饮和零售,数量占比超过90%;城市首店占比超过85%,而全国首店仅占2.6%,品牌能级偏弱。三是消费基础设施面临升级。三江口、钱湖北路等中心城区的部分传统商圈配套设施老化,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停车难问题依旧突出。四是消费市场个性亮点缺失。与长沙的“夜经济”、杭州的“数字消费”相比,宁波消费市场缺乏具有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强点”,像沉浸式体验消费、互动式消费等新兴消费场景较为匮乏。
宁波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的路径建议
一是聚焦需求导向,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随着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要求越发趋向高品质、个性化与数字化,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已在首发经济领域先行先试,积累了宝贵经验。宁波可充分借鉴这些成功做法,搭建一套量身定制的政策支持体系,涵盖项目支持、市场准入、总部设置激励等软硬环节,为企业在甬开展首发活动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升级消费基建,赋能首发经济发展。针对宁波在文旅、商超、演艺、文化展览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的短板,要以超前的眼光实施提升工程。重点修缮与升级文旅相关的场馆和基础设施,注重提升消费者的出行便利性和消费体验感。同时,引导传统商场开展智能化提升,引入智能导购系统为顾客提供精准的商品推荐和导航服务。
三是丰富应用场景,拓展消费多元空间。通过促进多领域融合,宁波可进一步丰富首发经济的应用场景,从而拓展消费的多元空间。开发“海丝文化+首发经济”“港口之夜+首发经济”等文商旅融合的新场景,让消费者在购物、旅游的同时,感受宁波文化的魅力。同时,构建“直播电商+实体首发”“线上预售+线下体验”等线上线下融合的首发模式。还可探索无人零售首店、AI定制首店、元宇宙虚拟首发平台等融入前沿技术的消费场景和体验方式,为消费者带来新颖、独特的消费体验。
四是立足本土特色,打造首发经济亮点。宁波应充分发挥在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领域的本土优势,将其与首发经济有机结合,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首发经济亮点,在天一广场、老外滩、东钱湖等地,构建一批地标性首发矩阵。同时,支持南塘老街、鼓楼、慈城等历史街区打造“百年老字号焕新计划”,引入非遗技艺工坊首店,首发缸鸭狗、楼茂记等老字号品牌创新产品。
(作者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