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3月3日,“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保单在上海发放,获得巴黎奥运会金、银、铜牌的运动员年满60岁后,可分别每月领取6000元、5000元和4000元。这是我国首次通过市场化商业保险方式,破解运动员养老难题。该项目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与保险公司等企业共同发起(3月4日上观新闻)。
长期以来,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保障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许多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拼尽全力,退役后却面临就业难、收入不稳定、伤病缠身等困难。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来源和社会保障,一些运动员的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出现奥运冠军卖金牌、做搓澡工、摆地摊等现实案例,令人唏嘘。上述项目能够确保运动员在步入老年后,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体育赛事竞争激烈,仅有极少数优秀运动员能够脱颖而出,符合该项目的标准。目前部分体育项目步入市场化,一些优秀运动员能够吸引人气,通过赛事奖金、政府奖励、商业代言等获得收益,本身并不缺钱,对于这部分人,该项目就是“锦上添花”。也有很多体育项目尚未市场化,运动员即便获得优异成绩,也没有高收益,退役后的生活和收入非常不稳定,对于这部分人而言,该项目就如“雪中送炭”。
这份宝贵的保障,对于运动员而言,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心理上的慰藉。有了终身保障托底,运动员能够放下包袱,不再为将来的晚年生活担忧,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训练,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
当前,很多体育项目面临人才短缺、梯队力量不足的状况。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家长担忧孩子的未来,特别是退役后的生活保障问题,不愿意孩子从事体育运动。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吸引更多青少年投身于体育领域,为我国体育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壮大体育人才队伍,促进体育可持续发展。
我国运动员数量众多,其中优秀运动员的占比极小,所以仅依靠“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不足以解决所有运动员的退役后生活保障问题。因此,除了商业保险外,还需要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运动员群体的医疗、养老等保障力度,并加强其退役后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配套措施,确保每一位运动员退役后能顺利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