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结生 通讯员宣佳含 邵迎)“这是传说中的大哥大吗?”“我看到我小学的校徽了……”昨日下午,宁波市洪塘中学的学生怀揣着好奇与激动,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祖国,爱家乡,爱母校”文化收藏品展览。琳琅满目的展品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之门,令人大开眼界。
此次展览的策划者,是宁波市洪塘中学第二届(即1961届)的学生,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宁波市收藏委员会会员——洪国峰。他从小受父亲收藏爱好影响,小学五年级便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旅”。
全国各地的粮票、布票、邮票,珍贵的古钱币、纸币,保存完好的坝票、渡船票、三轮车票,还有早期的电视机、古董电话等,这些丰富的藏品仿佛一扇扇穿越时空的窗户,让人们得以与历史对话,深刻感受时代的变迁。
而整个展览最为热闹的,当属校徽区。上百枚五颜六色的铁质校徽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令人回想起青涩的校园时光。其中,最珍贵的当属22枚宁波市洪塘中学的校徽。洪国峰介绍:“我的父亲是曾经的洪塘中学校管会成员,他每年都会带我去校长那里要几枚校徽。后来,我辗转走访多人,终于收集到了一个系列,这也是我对母校最珍贵的记录。”
从长方形到菱形,再到圆形;从铁质到塑料,校徽的演变历程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
洪国峰表示,自己收藏的校徽以铁质为主,其中宁波学校的有百余枚,加上其他各地的校徽,总数约300枚。“现在许多学校直接把校徽绣在校服上,这些校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却承载了无数学生的青春回忆。”洪国峰感慨地说。
再次回到母校,81岁的洪国峰感慨万千。他说:“我家里1万多件藏品已经赠送给了国家,现在家中还有近3万件藏品,涵盖古钱币、纸币、邮票、车票等20个门类。每当集齐一个系列时,那种兴奋和成就感都是无法言表的。同时,我也希望这些宝贝能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历史的厚度和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