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省市全年稳外贸促发展打好基础

“36计”助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

记 者 孙佳丽

通讯员 李顾杰 陈 冰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各行各业以蓬勃活力迎接“开门红”,对外开放领域也不例外。日前,宁波海关结合宁波的资源禀赋、开放优势和产业基础,梳理出台涉及四大方面的“36计”,更有针对性地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为省市全年稳外贸促发展打好基础。

不久前,《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为此,新出台的“36计”把聚焦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提升到突出位置。

“36计”提出,要服务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优化原油等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支持新型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打造国际保税燃料加注中心。

同时,填补“保税研发”业态空白,推动比亚迪首个保税研发项目落户,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力度,开展关港区块链联盟共建,推进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共同打造大宗散货数字供应链平台。

开放,要让硬核力量服务“国之大者”。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锻强硬核力量,是宁波面临的“时代之问”。今年,海关的回答更进一步:

一方面,持续做好口岸保通保畅工作,通过“问题清零”、预约查验、附条件提离等便利措施,服务重点商品便捷通关;创新水水联运监管模式,推广“离港确认”模式应用,实现“海上穿梭巴士”便捷转关在省内全覆盖。

另一方面,优化海铁联运“第六港区”模式,支持义乌港建设成为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实现异地“同港同策”便利化,服务于建设现代化数字贸易港,推进口岸与内陆铁路场站、内河港、无水港的数据互联,将“出海口”搬到企业“家门口”。

拓展外贸新模式新路径,发展势头迅猛的跨境电商是绕不开的话题。

宁波海关计划运用“先查验后装运”模式,支持企业参与跨关区退货试点,扩大跨境电商业务规模,拓展完善“跨境电商+海铁联运”“跨境电商+海运快船”等物流模式,推广应用跨境电商“简化申报”模式,实现跨境电商出口“即到即查即放”。

此外,聚焦营造“三最”开放环境,“36计”明确,将助力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提能升级,助力外贸企业知惠享惠,推进市场采购货源地与口岸间转关货物采用海铁联运、应用安全智能锁等方式便捷中转等。

2025-02-23 为省市全年稳外贸促发展打好基础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0127.html 1 3 “36计”助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