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家嘉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面对政策利好,宁波文旅如何发力?
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近日,在九龙湖梦幻乐园,集合探险、益智、运动等元素的“小鸡拓展区”,花样丰富、互动体验感强的趣味游乐项目让小游客“一眼就爱上”。
“结合九龙湖优美的自然风光,梦幻乐园集休闲度假、亲子游玩、打卡拍照、研学拓展等功能于一体,寒假期间,乐园接待游客近6000人次。”九龙湖旅游度假区负责人沈菲君说,接下来,度假区还将不定期举行“亲子嘉年华”“童趣大会”“梦幻奇遇记”等大型活动。
“现在越来越多家庭倾向于用旅行的方式带孩子一起度过假期时光,尤其是在寒暑假。”宁波全域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李华敏表示,打造亲子旅游产品,既要满足家长教育诉求,也要实现儿童沉浸式娱乐需要。
《若干措施》提出,要引导商场、景区、街区等引入亲子乐园、无动力儿童乐园、手工工坊等业态,进一步优化亲子游乐服务。
达蓬山旅游度假区就有了新实践——引入无动力乐园“星梦乐园”,打造儿童友好型旅游产品,今年寒假,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在旅游产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乐园推出的星野萌宠园就是专门为他们打造的。”达蓬山旅游度假区有关负责人说。
在李华敏看来,拓展亲子市场需要“蹲下身子”,强化场景化业态融合。比如,可以依托天一阁博物院引入古籍修复数字化体验工坊,运用VR、AR等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引导少年儿童实现“文化认知+动手实践”闭环。
除了亲子客群,近年来,银发客群也逐步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干措施》明确,要发展银发经济,推广康养、慢游、家庭游、怀旧游、错峰游等旅游产品,增进老年人福祉。
宁波文旅等部门围绕银发经济的发展要求,精心设计推出东南佛国祈福之旅、文博探秘之旅、养生休闲之旅、银龄研学之旅四条“银发甄选”特色旅游路线,进一步开拓银龄市场,释放养老消费潜力。
“推广银发旅游产品,核心是解决银发群体出行痛点,抓住其对健康的核心需求。”李华敏表示,比如,宁波轨道交通推出“银发游”服务清单,在提供无障碍设施、推出优惠政策、提供爱心服务的同时,还组建了“阿拉宁波”宁波话服务队,为银发群体出游提供便利。
培育消费新场景
从宁波科学探索中心与匈牙利合作打造LBE大空间沉浸式VR探索展“童话之城”,到宁波K11引进8K大空间沉浸式VR体验展“灵境·南极”,再到《一梦入大唐》XR大空间项目成功落地慈城古县城景区……在宁波,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旅游新产品,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热度飙升。
“借助5G—A技术,游客戴上VR眼镜就可以穿越到唐朝。”慈城古县城景区有关负责人说,以智能交互、沉浸式体验等为特征的新型业态,将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舒适性和便捷性,给游客带来更多耳目一新的感受。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邮轮、大巴车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推动文学、动漫、游戏、演艺、影视等知识产权相互转化,建设空间型虚拟现实体验项目。
时下,文旅风口正由“风景”向“场景”转变。李华敏认为,“沉浸式”是一个由看景、入景到入心的过程。这意味着,旅游从业者在打造场景、设计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精心打磨细节,唤起游客的代入感。
五彩缤纷的光影秀、下棋吟诗的NPC、充满烟火气息的梅花大集……上周,九峰山旅游区首次打造的全新夜游场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此次夜游活动还运用大型3D激光投影技术精心打造了实景演出《神龙大典》,通过震撼的视觉效果、精彩的表演,将古老传说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游客眼前,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九峰山旅游区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文旅消费正展现强大的活力与韧性,在增长势头和发展空间方面潜力很大。
“宁波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还具备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丰富的休闲体验。要充分发挥文旅业关联性高、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优势,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场景创新,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能。”李华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