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孙吉晶
通讯员 吴立高 吴 帅
蛇年春节假期,宁海县强蛟镇下渔村张灯结彩,处处弥漫着欢快喜庆的气氛。今年36岁的下渔村村民薛敏华更是双喜临门:从家门口经过的穿村马路正式开通,出行更方便了;坐南面海的老房子外立面修葺一新,俨然有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
“日新月异,没想到我们渔民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说起家乡的变化,薛敏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多年前,他离家到外地创业,但心里一直对家乡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每到节假日,薛敏华都会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返乡,看望父母和亲朋好友。“特别是这两年,村庄更美了,文化活动也多起来了。”他欣喜地说。
“咚咚锵,咚咚锵……”正月初三,一排排红灯笼将崭新的穿村“幸福路”装点得年味十足,薛岙舞龙队走村串巷一路表演,吸引了上千村民和游客尾随拍照!自从村里恢复了传承百年的舞龙队,村民和游客就能沉浸式感受宁海湾的渔家文化了。
到了晚上,沿海游步道各色灯光亮起,各家商铺摊位前人头攒动,游客挑选特产、品尝美食、观看表演,处处欢声笑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薛敏华与父亲穿上红马甲,当起了维持秩序的志愿者。
“下渔村开门见海,生态宜居,城里人都羡慕我们的生活。”薛敏华领着游客穿行在大街小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下渔村,一个个景点在眼前呈现:述说乡村历史文化的“渔文化馆”,体现赶海归来鱼虾丰收的“鱼满舱”,表明唐代名将薛仁贵后裔聚居地的“忠孝广场”……
“村庄环境美了,全村人精气神十足,齐心协力发展文旅产业的劲头更足了。”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下渔村党支部书记薛瑞岳正和春节返乡的村民商讨村庄发展事宜。实现文旅与产业互利共赢,既是下渔村这两年来的实践经验,也是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今年春节前,‘薛味’共富工坊卖出了60万元的鱼鲞特产,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致富。”薛瑞岳掷地有声的一番话获得在座的返乡村民掌声连连。
民宿、渔家乐、餐馆、村咖等业态的兴起,让薛敏华对下渔村的明天充满信心。“今年我想在村里开一家文创公司,将设计与艺术融入生活场景,把乡村故事传播与文化消费相结合,让更多游客了解我们美丽的家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