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易鹤
正月初二,晌午的日头正烈,宁波文化广场里,人影越来越稠密,热闹得仿佛连时间都慢了下来,只为享受这美好的瞬间。
儿子踮脚张望围挡里的露天冰场,百来平方米的冰面像块被错季偷来的北国碎片,在江南的暖冬里倔强地泛着幽蓝。
管理员正在揽客。“现在化得快,要玩趁早。”他斜靠在入口处,招呼着儿子进入冰场。
冰鞋刚触到冰面就腾起细微的水花,倒像踩进汉白玉池子。
日光直射下的冰场亮得晃眼,儿子蹒跚着在冰面犁出歪斜的银线。“快看那个人!”儿子突然刹住脚步。冰场南侧的遮阳棚下旋起金灿灿的光晕,黄发少年踩着镶铆钉的冰鞋跃入光瀑,发梢挑染的荧光粉像把跳动的火焰。
少年腾空时冰刀劈开的光痕,恰与远处宁波科探中心的玻璃幕墙反光相接。落地溅起的水雾被正午阳光穿透,在他周身笼出七彩虹晕。举着糖葫芦的小孩们忘了啃食,糖浆滴在防滑垫上凝成琥珀色的惊叹号。
日头开始西斜,冰场四周的镜面装置将阳光折成流动的金箔。少年连续转体时,红蓝双色燕尾服突然在强光中解构——衣摆猎猎如燃烧的旗帜,靛蓝料子泼墨般晕开,朱红缎面却在风里熔成液态晚霞。没有刺绣束缚的衣料在离心力中舒展,恍若钱塘潮撞上龙泉窑的梅子青釉,两种国色谱写的速度美学正撕开传统冰雪运动的刻板框架。
“这是冰雪光影季的驻场演员吧?”身后大叔揣着保温杯感慨。他女儿却说:“这是新春特别场的NPC吧?”而在我看来,黄发少年的冰刀划破的不仅是光瀑,更是文旅融合的新赛道。
日头偏西时,冰场亮起激光灯,6000颗LED灯珠在渐暗的天色里苏醒,将冰面染成流动的极光。管理员启动夜间模式,补雪机喷出的新雪裹着彩光飞舞,竟比黄昏的云霞还要绮丽。
离场时,暮色中的冰场如液态翡翠,补冰车划出的新雪线恰似资产负债表上的增长箭头。新春的光影经济密码,正在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的温差里,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碰撞中,解出属于江南的冰雪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