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边角地” 形成特色治理范式

宁波入选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全国试点

本报讯(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应健)记者从市住建部门获悉,今年,我市将通过以人为本的精细治理,量体裁衣式微更新、微改造,盘活城市“小空间”“边角地”,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城市小微空间治理范式,助力打造“更活力、更幸福”城市。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是指规模较小的开放场所,如社区广场、小区周边、人行道及退红空间、桥下空间、城市“边角地”等,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为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去年底,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试点工作,宁波被省住建厅推选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

“宁波将按照住建部的试点要求,围绕城市步行空间、居住空间、绿色空间、闲置空间开展系统性整治提升,以点带面,推动我市小微公共空间的局部微更新和整体大提升,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治理范式,切实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构建有温度、有活力、更幸福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前期全面梳理排摸,市住建部门已形成一批试点项目清单,包括“七彩惠民路”、未来社区和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口袋公园”和“甬小园”建设、桥下空间利用提升四类共287项。

聚焦居民步行15分钟内范围,针对“停车难、走路难”、脏乱差环境死角、休闲娱乐健身空间短缺、公共便民服务设施不足、街道社区功能短板五类问题,充分挖掘小微地块潜力,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系统治理。

同时,以试点项目为引领,积极推动构建小微空间治理机制体系创新,探索部门共建、多元共治、市民共享的治理新路径、新方法,将编制形成《宁波市小微公共空间治理指南》等标准体系,打造形成一批小微空间典型示范案例。

小微空间的治理,既要回应民生关切,还要打造亮点。我市一方面强调“群众参与”模式,充分调研市民需求,打造“桥下驿”等城市微驿站,同步联合街道、社区开展“共享花园”“共享书屋”等共建共治,“针灸式”推动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微更新和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强调片区内的统筹规划,在功能扩展、服务保障、文化内涵、品质提升、活力韧性、智慧宜居上综合发力,打造符合市民期待且具有实效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集约化治理案例。

2025-01-16 宁波入选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全国试点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5585.html 1 3 盘活“边角地” 形成特色治理范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