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宁波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六届宁波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2025年1月7日)

陈 龙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第十六届宁波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中共中央、全国政协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宁波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全面开展政协工作专项督查,召开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协工作情况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给市政协出题目交任务、领办重点提案、参加重要协商活动,对市政协履职成果作出批示84件次,为我们履职尽责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王沪宁主席在宁波、温州调研时的讲话要求,在中共宁波市委坚强领导下,始终把牢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充分发挥政协协商独特优势,站位全局助发展、倾力履职扛担当、求真务实提质效,不少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实干先行作出应有贡献。

(一)强化党的领导,始终把牢政治方向。

牢牢把握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13次、“第一议题”集体学习20次;持续拓展“一核两翼”学习体系,创建浙政钉全员学习群,开设“书香政协”书吧,组织主席讲堂、专家讲堂等专题学习7期,年度8篇研究成果入选省政协优秀论文。落细落实市委部署要求。紧扣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精神的工作部署,协助市委举办“感恩奋进、潮头勇进”企业家座谈会,主席会议成员走进企业、高校、委员工作室等开展专题宣讲24场次,精心组织“线上+线下”港澳委员和港澳台侨事务顾问座谈会,系统谋划制定高质量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干先行文件,梳理形成打造“阿拉”系列品牌矩阵、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两大方面任务清单112项具体举措,做到市委有部署、政协见行动。扎实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党纪专题读书班2期,开展专题学习51次,组织市政协三级书记上党课15次,实现机关干部、应知应晓、廉政谈话“三个全覆盖”,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强化履职担当,积极服务中心大局。

紧扣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建言助力。依托“阿拉甬商有话讲”协商平台,召开“打造全国四链深度融合样板城市”政企协商会,就“融”的源点、堵点、断点和落点,深入调研、深度协商,市委主要领导到会协商并给予充分肯定,有力推动相关实施意见出台;召开“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从顶层设计、创新源头、企业主体、创新平台等维度提出建议24条;牵头开展宁波医药产业专题调研,提出“十五五”宁波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紧扣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建言助力。针对教育医疗民生关切,先后召开“推动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委员月谈会,提出建立托育质量监测体系、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等40多条建议并得到充分采纳;针对城市安全治理难点,开展“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协商议政,就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居住区消防、地下管网安全等建言献策,推动城市安全运行在线(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紧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言助力。召开“擦亮‘宁波帮’名片、推进高水平开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炼新时代“宁波帮”精神,激励宁波籍海内外人士弘扬优良传统,主动融入改革开放大局;组织“打造全国总部经济发展高地”政企协商,提出引育全球企业总部级研发中心等9条建议;联合举办合力唱好杭甬“双城记”第三场协商交流会,为杭甬种业、纺织时尚产业等四方面协同发展共谋良策;扎实做好宁波枢纽空铁一体等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参加长三角六市一区政协主席第六次联席会议,提出加密城际快速铁路通道建设等意见建议。紧扣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言助力。根据市委筹备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总体部署要求,积极参与文化展陈、考察参访等工作,督促城市侧风险隐患排查、环境综合整治等,市政协工作专班荣记集体二等功。召开“创新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委员月谈会和“提升河姆渡文化影响力”专家协商会,就丰富文化供给、提高文化标识度、体制机制改革等提出24条对策建议。

(三)强化主责主业,持续深化政协协商生动实践。

全年开展常委会会议协商、“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委员月谈会等专题协商12次,开展界别协商、专家协商等65场次,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格局更加成熟。加强政协协商的衔接贯通。组织50余名委员参加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3项法规立法协商,提出相关建议;依托委员工作室等协商平台,就基层治理、民生议题等开展基层协商、小微协商1700余场次。健全完善协商链条,事前构建调研方向论证机制,事中邀请群众线上建言、院士视频连线,事后跟踪督促协商成果落地。探索市县政协提案办理“共同体”模式,推动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创新做法得到全国政协充分肯定。全年办理各类提案577件,委员反馈满意率达99%。深化协商式监督实践。认真组织“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会提案协商办理,发动政协委员400余人次,开展主席议政、专题视察、对口协商等活动30余场,推动制定出台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等文件;深入开展“甬有安居”民主评议,围绕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等协商议政20余次,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助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跟踪协商“随手拍”“微建言”中发现的问题1400余个。拓展提升协商品牌。总结提炼“阿拉甬商有话讲”工作经验,政企协商平台获评全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按照市委政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谋划确定“阿拉一起来商量”“阿拉一起来监督”“阿拉一起来同行”等品牌矩阵,推动政协协商品牌系统集成。

(四)强化团结联谊,广泛汇聚奋进合力。

扎实推动五大关系和谐。深化落实联系走访各界代表人士机制,累计走访400余人次;推行专委会与民主党派重大课题联合调研、重要协商活动联合承办机制,在合作共事中增进理解、汇聚合力;举办四期“同心讲坛”,邀请专家、宗教界代表人士宣讲党的宗教政策和我国宗教中国化成果;赴港澳走访政协委员和港澳台侨事务顾问,组织100余名港澳代表人士来甬考察、赴中南大学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和履职热情。密切联系界别群众。纵深拓展“三位一体”平台,新建委员工作室21家,实现界别及区(县、市)全覆盖、线上运行全覆盖。“民生议事堂”提优赋能,结合“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立20周年,开展专题协商议事、民主监督等活动480余场次,提出意见建议2400多条,参与委员4000余人次。加大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力度,向全国政协报送信息数量同比增长25%,得分继续保持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深入开展“六送下乡”、结对帮扶等活动,让群众感到政协很近、委员就在身边。放大宣传文史工作效应。精心组织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宁波客厅”政协工作专题展、书画展等系列活动,在市委党校主体班次上首次宣讲人民政协工作,组织策划专题宣传报道70余篇,讲好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履职故事,生动展现人民政协制度的独特优势。注重发挥文史研究馆、诗社、书画院和政协艺术团等组织作用,承办第三届浙江“人文之美”研讨会,举办文史研究馆首届馆员代表作品展、“诗路甬城”古典诗词吟诵会,出版《宁波文史》《甬轨·筑梦》等文史资料。

(五)强化自身建设,着力夯实履职基础。

抓实委员队伍建设。优化委员服务管理,组织百余名委员骨干参加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强化委员激励,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纳入“履职印记”数字化管理,评选委员年度优秀履职奖、优秀履职案例等,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抓实专委会和界别建设。召开市政协务虚会暨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健全专委会工作制度体系,完善跨专委会协同调研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加大界别履职考评激励,创新界别和委员工作室双向履职交流机制,上线界别小组星级评定数字化应用模块,界别优势得到更好发挥。抓实政协机关建设。精心谋划打造“阿拉同心甬向党”品牌,修订政协党组、机关党组工作规则,分解落实3张责任清单,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支持市纪委市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健全机关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完善政协工作提质增效若干制度,开展“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作风效能建设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我为宁波发展献一策”、导师帮带“一帮一”、“初心见行动”为民实践等活动,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过去一年市政协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共宁波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服务中心大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深度协商互动、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必须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2025年工作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宁波加快城市“三化”转型、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年。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始终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紧扣市委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着力提升政协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着力打造“阿拉”系列品牌矩阵,着力促进政协履职提质增效,为我市“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宁波篇章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一)始终坚持政治统领,更加全面强化党的领导。以“阿拉同心甬向党”为牵引,深入实施“五同五力”五大工程,把政协组织的政治属性彰显好、政协制度的政治优势发挥好,团结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发扬政协崇尚学习的优良传统,坚持把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贯穿于协商议政中,依托“一核两翼”学习体系,用好浙政钉全员学习群,探索建立界别委员读书群,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提升用政协语言讲好政协故事、委员故事的声量;走进委员工作室、走进界别群众,开展宣传阐释,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全面辩证看待发展大势、经济形势,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推动形成“一盘棋、一条心、一股绳”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二)始终聚焦中心大局,更加有力助推宁波迈上新台阶。以“阿拉一起来商量”为抓手,充分发挥“智囊团”和“人才库”作用,紧扣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四个更加突出、十一方面工作”,优化年度协商计划,广集良策、广聚众智。要聚焦重要规划、重大战略持续建言。围绕“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谋划开展专题调研、主席议政、专题协商等工作,提出富有前瞻性、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围绕深度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精心筹办“合力唱好杭甬‘双城记’”专题协商会,积极参与长三角六市一区政协主席第七次联席会议,为我市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建言。要聚焦提振消费、畅通循环持续建言。着眼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组织好“阿拉一起话消费”协商交流;着眼积极推进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组织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议政;着眼提升枢纽能级,开展加快打造宁波“省域1小时交通圈”专家协商,为宁波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献计献策。要聚焦科技创新、“三化”转型持续建言。围绕建设行业转型发展、打造“品牌质量标准+知识产权”协同工作体系、打造工业软件创新应用高地等主题,组织好“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加快推进城市新能源化转型、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等议题开展联组协商;围绕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擦亮绿色发展底色,组织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为推动城市“三化”转型提供更多政协方案。要聚焦共富有为、群众有感持续建言。深刻把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着眼增进民生福祉,围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进“十五分钟文化生活圈”建设、提升境外人员在甬生活便利化水平、大力培育“新农人”等,召开委员月谈会。着眼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就做好佛教论坛“后半篇”文章等开展专家协商。

(三)始终突出实效导向,更加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优势。以“阿拉一起来监督”为依托,推动协商式监督在年度上持续深化、在力量上横向贯通。要深化“五年一贯”民主监督。聚焦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拟开展“全面深化工业用地整治,重塑产业空间格局”全会提案监督;聚焦打造“甬有”系列民生品牌,开展“甬有优学”民主评议。要探索健全监督机制。推行第一年协商、第二年监督、第三年“回头看”跟踪式监督,就“提升港城文化影响力”建议落实,开展“回头看”民主监督;就“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议落实,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要强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根据省政协安排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围绕“十四五”重点项目落地情况,组织委员视察监督;围绕政协能助推、群众能受益的“一类事”,推广提案办理“共同体”模式。围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民主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相互贯通,进一步彰显协商式监督独特优势。

(四)始终把牢中心环节,更加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以“阿拉一起来同行”为支撑,抓牢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一中心环节,有效汇聚社会各界和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的智慧力量。要更好发挥党派参政议政的骨干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在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大会发言、界别提案等履职中当好主力,拓宽知情明政、建言资政渠道,加大参与协商频次,完善反馈落实机制,让新型政党制度在政协舞台展现蓬勃活力。要更好发挥基层平台的纽带作用。依托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等载体,组织宣传引导、民生协商、民意征集等工作,发挥好上传下达、引导引领功能作用。强化界别与委员工作室双向履职交流,丰富民生议事堂“为民办实事”实践,多做察民情、暖民心、聚民智的工作,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调研成果转化,推进基层调研和信息报送融合提升,进一步发挥好政协信息“直通车”作用。要更好发挥联系服务机制的促进作用。优化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走访界别委员等机制,及时了解委员思想动态和履职情况。建立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座谈交流制度。完善港澳委员联系交流机制,组织知情性专题视察、主题式座谈交流,强化与港澳台侨新生代的联系,引导宁波籍海内外人士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更好发挥“双重积极作用”。持续深化“六送下乡”,组织开展多批次、多形式、多类别的针对性服务。

(五)始终注重固本强基,更加扎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高效履职的重要保障。要深化委员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指示,着力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精心组织分层分类专题培训,健全履职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委员投身“一线”实践、干出时代风采。要深化专委会特色建设。持续推进“一委一品”打造,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政治素养,拓展联系指导界别、联系服务委员、联系联动部门的内涵与形式,健全专委会协同调研、联动协商机制,进一步擦亮“专精特新”标识。要深化机关队伍建设。一体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持续推进“我为宁波献一策”、导师帮带“一帮一”、“初心见行动”为民实践等活动,以更鲜明的态度激励担当作为,让注重讲政治、提质效、图创新、强协作、优作风成为宁波政协机关的鲜明特色。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心之所向,行之所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宁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实干先行,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宁波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01-13 ——在政协第十六届宁波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5024.html 1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宁波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