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户”违背自愿自主原则

江德斌

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政策施行后,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各大银行也纷纷推出各种优惠开户活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出现明显增长。与此同时,有网友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被开户”了(上月26日澎湃新闻)。

个人养老金属于补充养老范畴,并非强制性政策,民众是否开户、存缴费用,均遵循个人自愿原则,并可自主决定在哪一家银行开通账户,选择相应的投资方案。按照政策规定,个人自愿在特定账户存一笔钱,每年不超过12000元,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还可通过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收益。但是,如果在“被开户”后,客户误存,就无法取出,可能影响正常生活。

银行在未得到客户授权的情况下,如果擅自为其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就属于违规操作行为,对客户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构成侵害。显然,个别网友遭遇“被开户”的情况,违背了自愿自主原则,银行应立即纠正错误,根据客户意愿,按照流程为其提供销户、转存等便利服务。

对于银行来讲,目前在储蓄业务处于存量竞争的状态下,个人养老金账户属于新增业务,能够带来一定的客户和存款增量。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全面推广,相应的资金量、投资规模会持续增长,银行未来还可能收获稳定的资金账户管理费用。

而且,由于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具有“唯一性”,意味着哪家银行开户数量多,那么就占据了更大的竞争优势,在利益驱动下,各家银行会极力拼抢这块“蛋糕”,尽可能多开户。前不久,有媒体曝光,有的银行给员工下达开户任务,员工迫不得已采取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有的在客户未预约的情况下,偷偷为其开户,还有人花钱找商家代办,或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员工集体开户。

无论采取哪一种手段,都需要在客户充分知情和同意的情况下操作,否则就属于违规行为,不仅是对客户权益的公然侵犯,还埋下了业务纠纷隐患。对此,监管部门应迅速行动起来,加大对个人养老金账户业务的监管力度,敦促银行合规办理开户业务,并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对违规“抢跑”的银行绝不姑息迁就。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一个新事物,作为国家积极倡导的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各方的呵护与规范操作下健康成长,为民众的老年生活增添保障。但是,当前很多民众并不了解,还处于观望、犹疑阶段,银行如果急功冒进,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不可急于求成,应采取稳步推进的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多说说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益处,普及账户操作知识,尊重民众的自由选择权,让民众打消顾虑,进而自愿开户、存钱投资。

2025-01-02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2842.html 1 3 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户”违背自愿自主原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