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有名志 志启未来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国第一轮修志工作的逐步推进,在为各级综合志书提供资料之余,部分单位、乡镇开始编修部门志、乡镇志。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后,二轮修志市县两级综合志书的编纂陆续收尾,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乡镇志、街道志成为地方志事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2015年,市委党史研究室(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了首届地方志优秀成果评审,推选出22部区(县、市)综合年鉴、22部乡镇(街道)志及30部村志、村史。今年对2015年后出版的乡镇(街道)志、部门(行业)志开展“甬有名志”优秀成果征集评审工作,推出一批“甬有名志·专志”和“甬有名志·基层志”。

在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着力推动地方志工作“两个转型”的关键节点,我市以“甬有名志”评审推优为抓手,激发各单位和地方史志工作者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史志文化使命,推动全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赓续修志传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成果是继承、发扬和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优秀成果的引导和示范,提振方志人的精气神,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大势,筑牢地方志事业发展根基,把更多的地方文化和地情资源转化为方志文化精品,传承文脉。

二是坚持修志为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志者,志前世之盛衰以为法鉴也,志异日之因革以为呼吁也。1989年,习近平同志就在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指出:“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要任务,抓住契机,从地方志优秀成果中梳理历史和现状,汇集内外发展对比数据,提炼资政辅治之策。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涵养城市时代精神。擦亮“甬有名志”品牌,打造包括但不仅限于各级志书在内的多元化方志成果体系。以送书送课、信息化、方志馆等各种形式,培育全民方志意识,引导新老市民走近方志、认识宁波、热爱家乡,增强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和文明素养,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方志智慧和精神力量。(王蓓)

2024-12-30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2393.html 1 3 甬有名志 志启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