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雨佳 张新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用“力量根基”定位三种文化形态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文化赋能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导向。新征程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思政课建设要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再到师资力量的提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系统而有效的思政课教学链条,厚植思政课建设的力量根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更为充沛的文化养分,确保思政课能够精准地触及学生的内心,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科学的思想引导。
内容为王:推动课程教材内容的文化融合,丰富教学的文化内涵,为“立德树人”提供文化力量
思政课教学长期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全国教材“一本通”,教师容易照本宣科。二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有重复,学生兴趣不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亟须转变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
一方面,以优秀文化为力量根基,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变,使其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阐述,而是充满文化韵味、富有情感共鸣的知识体系。思政课的教学不应囿于政策理论的传递,更应充分挖掘和展示文化的内涵,尤其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另一方面,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文化韵味,这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更是化解学生对教学内容丰富、生动要求同抽象、单调的教材内容之间矛盾的先手棋,借此打通思政理论育人和文化育人的藩篱,有效实现教材要求、学生需求和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创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配方”。
方法为要:建构“理论主课堂+人文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大课堂”
当下,思政课面临着教学内容丰富而教学时空却相对有限、学生思维活跃而教学模式僵化的瓶颈,在“大思政”格局下,搭建“主课堂+拓展课堂”立体式育人模式,是有效破解思政育人模式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矛盾的良方。
扎实做好“第一课堂”。确保其理论深度与文化内涵并重,从而提高思政理论主课堂的教学效果;潜心打造“人文课堂”。通过开设人文拓展课程,为立德树人营造良好的“以文化人”环境。坚持做实“实践课堂”。构建“一主两翼”思政实践“大平台”,以课程实践为主,以暑期思政实践和竞赛实践为翼,多维推进学生思政实践。创新开辟“网络课堂”。拓展育人“大空间”,利用“学习通”平台开发一流课程,打造特色微信公众号、筹建“地方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编撰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故事,宣讲新时代中国好人好故事。促进三种文化形态中的有氧成分、合理要素与课堂完美结合,是改变教育机制方式的有效之举。
打造“大思政教育平台”,还需实施“地方文化案例教学”,注重方法创新,实现思政课教学“有意义”和“有意思”的有机统一。一是突出问题意识,将问题而非结论作为思政课教学的起点,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学生解疑释惑,避免思政课教学中的生硬结论性灌输;二是发挥文化魅力,思政课用优秀文化铸就教育之魂,借助文化力量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教化、浸化和感化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三是增强文化自信,以优秀文化案例引导教学,点燃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传承和创新地方优秀文化的时代任务。
教师为本:培育校内外、专兼职思政“大师资”,为解决问题创造关键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为此,要抓好思政课教师这个关键,建设一支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乐教爱生,以文化人。
一方面,以党建为引领,利用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和业务素。另一方面,依托名师工作室等整合一批校内外、跨学科专兼职思政教师,聘请校外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和校内优秀教师走进思政“大课堂”,打好“组合拳”。“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赞誉,更是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与期待。
正所谓“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教育绝非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要通过充满文化气息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找到认同、追求与向往。思政课应成为一种“有文化、有内涵”的课堂,立足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思政课才能突破“假大空”的窠臼,避免流于形式。从这一意义上看,思政课的文化内涵建设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形式的优化,更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以文化为根基,以实践为途径,立足于大思政课、大平台、大师资,推动教育真正从“教”到“育”的转变,培养出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与文化素养的时代新人,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追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