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银凤 通讯员 陈莹
泱泱华夏,文脉悠长。在历史的长廊中,文明的火花如何被点燃,又如何汇聚成璀璨的中华文明?
2002年,“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正式立项,简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
12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宁波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巍做客宁波图书馆,带领现场观众一起探寻“何以文明、何以中国”的根与魂。
王巍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考古经验,从何以文明、何以中国、判断文明形成的标志三个层面,为观众深入讲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王巍的讲解生动且富有启发性。他不仅回顾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还对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发现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比如,在谈到“何以文明:考古所见的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话题时,王巍以井头山遗址、河姆渡文化为例,肯定了宁波考古人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贡献。
王巍表示,河姆渡文化遗存与以井头山遗址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起源阶段的独特遗存,凭借它们的丰富和鲜活程度,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占据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王巍说,宁波井头山遗址揭示了约8000年前稻作与渔猎并存的先民生活,河姆渡文化展现了约7000年前稻作农业的发展。这些遗址“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宁波先民既从事早期稻作农业,又有大量的渔猎活动,还形成了定居的村落。河姆渡先民在建筑技术上的进步、对榫卯结构的运用,以及双鸟朝阳纹牙雕反映的精神信仰等,都很有研究意义。
王巍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仅是一项学术研究,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根基的一次深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