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公勺,已成日常习惯

记者 孙佳丽

检查餐具、布草、桌椅是否整洁并摆放妥当,确认顾客预订信息……昨天上午9时,东福园饭店鼓楼店前厅服务员张前进打完卡,就投入店里的开档工作中。

这样的工作,他已经重复了两年半。开档工作的最后一步,他会把目光投向每一桌的白色公筷上。

“我原先在外地的一家烤肉店工作,对公筷公勺的概念并不了解。”张前进回忆说,来宁波后,他敏锐地感觉到公筷公勺宣传氛围之浓厚,入职东福园饭店时,培训课程中有部分内容就涉及公筷公勺。

记者在店内看到,每一桌放置了公筷,每道热菜上桌时都配有公勺。

“我们店的顾客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两年前有不少顾客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张桌上多了这么多筷子,还是特别显眼的白色筷子。这时候,我们参与过的培训就发挥了作用。”张前进说,他会耐心地告知顾客使用公筷的意义,演示公筷的标准用法,并在顾客用餐时提醒使用公筷公勺。

“从卫生角度来看,使用公筷公勺能有效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从文明角度看,使用公筷公勺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但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公筷公勺的使用也是如此。”张前进说。

让他感到欣喜的是,他和同事的努力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东福园饭店鼓楼店,公筷公勺的使用率已经从两年前的40%提升至如今的80%以上。

不仅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张前进也潜移默化地成为公筷公勺的宣传者,和亲友们聚餐,他就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公筷。

“朋友总开玩笑,说我都形成条件反射了。不过,使用公筷公勺,确实已成为我的日常习惯了。”张前进挠了挠头,转身又进入工作状态。

记者手记

餐桌文明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缩影,用餐时,每一双筷子都藏着礼仪的奥秘。

张前进这样的服务员在宁波有很多,他们既是文明用餐的宣传者,也是实践者、监督者,用行动展示着甬城文明用餐形象。

不过,摒弃“一双筷子吃天下”的旧习,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打赢这场舌尖保卫战,不能只是餐饮企业有主动服务意识,还需要相关部门帮助和督导餐饮企业规范服务,需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

2024-12-0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88529.html 1 3 使用公筷公勺,已成日常习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