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市政协委员为我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建言献策

鸟瞰宁波(王鹏 徐丹 摄)

记者 何 峰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事关宁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

11月8日,市政协十六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举行,就“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进行专题协商。

为高质量做好课题调研工作,市政协成立了由教科卫体委牵头,教育、科技、科协等界别参与,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课题组。今年6月以来,课题组先后十余次赴有关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地走访、现场座谈,听取部门、专家的意见建议,并赴上海、合肥等地调研学习。

会上,课题组从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建设高能级单项冠军科创平台、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五个方面资政建言,为宁波创新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当前,宁波正举全市之力支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宁波的高等教育总体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差距。

“要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高校力量。”代表课题组发言的市政协常委、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特聘院长阮殿波说。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宁波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集中表现在“三个少”和“三个不匹配”: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少,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不匹配;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少,科技创新能力与地方产业创新需求不匹配;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少,校科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求不匹配。

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源头作用?课题组建议,可从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建设三个维度入手。

阮殿波委员在发言中说,要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他建议,由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基础,围绕“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所需,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所向,结合我市高校实际和特色优势,系统研究制定全市高校学科设置规划,并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课题组建议,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阮殿波委员在发言中说,“分类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高质量研究生是当前我市急需的人才,建议积极争取扩大宁波大学博士生招生指标,支持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深化新工科改革,加快推进宁波市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阮殿波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强化教产研协同育人,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速高校科研从“被动接单”向“主动服务”转变,高校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培养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高校高能级平台建设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能级实验室建设。

在提升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方面,课题组建议,要聚焦体制机制建设,深化高校绩效评价改革,力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对外交流合作。

加快建设高能级单项冠军科创平台

随后发言的是市政协委员,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总经理毛磊,他说,“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需要更好利用单项冠军企业的综合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须重视解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作为“单项冠军”之城,宁波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既是宁波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我市科技创新的高能级生力军。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和其他以制造业见长的城市相比,宁波科创策源能力尚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本土优质科创资源供给不足、高端人才支撑不足、创新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尚需加强。

如何充分挖掘企业的科技创新潜能,让企业在我市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勇挑重担?

毛磊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升级工程”。他建议,一方面,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单独成立高能级研发平台;另一方面,重点支持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毛磊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建设以单项冠军企业为核心的“1+1+N”泛研究院平台。“将我市单项冠军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产业进行分类梳理。”毛磊委员说,对还不具备单独成立高能级研发平台的企业,探索‘1+1+N’泛研究院机制,即以一个单项冠军企业为核心,协同一家本地高校或科研院所,带动行业相关的企业,共同成立产学研用平台,系统推进若干个产业研发端、制造端、应用端的协同。

毛磊委员还建议,探索“制造+科技+人才”多维度合作模式,鼓励我市单项冠军企业和大院名校合作建设产学研用实验室,打造一批“冠军系+高校系”的创新载体,凸现“制造+科技+应用+人才”的优势叠加效应,为我市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奠定研发、制造和应用技术全链条的人才基础。

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推进科技创新平台体制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毛磊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建立单项冠军企业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动态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编写《宁波市单项冠军企业牵头设立高能级科创平台研究报告》,探索高能级单项冠军科创平台项目预研制度和工作机制,明确定位方向,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毛磊委员说,创新资金使用方式,重点支持新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研发项目前期工作,并保持长期有效,不缩水、不打折。

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我市不但拥有国内数量领先的“单项冠军”等龙头企业,还有数量庞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自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以来,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宁波有2.3万家省级及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以此为基础“进阶”出7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宁波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短板问题。“科技服务不给力,新品新用不给力,科技融资不给力。”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我市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危机感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现实中的“三个不给力”难题,阻碍了企业的创新步伐。

课题组首先关注的是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搭建中小企业创新‘体检’平台,让企业创新成长不迷路。”代表课题组发言的市政协常委、宁波帮企一把企业服务平台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维定建议,组建创新服务专家团,帮助中小企业把好“创新脉”、开好“创新方”。依托创新“体检”平台,开展研发活动和投入鉴证服务,解决研发费用理解不一、争议难解的问题。做优做强科技大市场,让企业省心找服务放心用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创新所涉信息咨询、技术支持、金融服务等全链条需求。

对调研中发现的创新产品首购首用不给力的问题,调研组则建议加大创新产品拓市的帮扶力度。

谭维定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建立政府项目应用创新产品长效机制,常态化对接创新产品与场景项目,创新产品主管部门会同业主单位持续开展场景挖掘、清单发布、大赛路演、应用推广等全流程服务。

多渠道拓宽科技融资,是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课题组也给出针对性建议。

“创新科技贷模式,实现优质科技企业授信全覆盖。建议政府、银行、征信、平台四方联动,创新‘授信评级+知产估值+分级风补’的运行机制。搭建知识产权授信评级估额平台,探索打通第三方发明专利估值模型和银行授信模型之间的增信‘断头路’。优化科技信贷风险池,扩大科技贷风险池资金盘子,提高银行风险补偿获得便利度。”谭维定委员在发言中建议,要提升基金专业化管理水平,充分释放引导潜能。聘请一批企业家作为投资顾问,对于前沿性技术、专业性领域的项目,依托专业团队把脉论证,降低投资风险。

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衡量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宁波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无论是在人才规模,还是在人才结构方面,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集聚方面,宁波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宁波没有985、211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尚未破‘零’,缺乏全国知名的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高端文化体育设施及活动较少等,引留高层次人才相对较难。”如何破题?代表课题组发言的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任叶继春认为,这就更加需要在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方面下足功夫,更好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来甬。

课题组发现,就创业创新环境而言,宁波主要存在政策层面设计有待完善、科技服务业尚不成熟和缺乏针对性的金融支持三方面的短板。课题组就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育渠道、健全高层次人才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创新服务保障提出针对性建议。

在“育才”方面,课题组建议充分利用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资源优势,争取与高能级母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把宁波研究院作为其非全过程异地培养基地,短时间内扩大我市博士生规模,并集聚博士生导师团队,为高层次人才认识宁波、选择宁波、服务宁波创造条件。

而在“引才”方面,课题组建议充分发挥海内外优秀宁波籍人士资源优势,拓宽高水平柔性引智渠道,推行“境外孵化”“离岸研发”运营模式,突破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国界限制,加快“宁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努力营造适合国际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的“类海外”环境。

人才引进来,能不能留得下,关键看人才发展得好不好。因此,健全高层次人才扶持政策极为关键。叶继春委员在发言时建议,对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或领衔的重大项目给予一揽子支持,使有前景的优秀项目能够安心“发育”。同时,探索“编制在科研机构、服务在企业”的引才模式,加快出台“科技副总”“产业教授”专项政策,保障高层次人才对外服务、参与创业期间与在岗人员享有同等的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社会保障等待遇。

委员们极为关注的强化创业创新服务保障,也在叶继春委员的发言中被频频提及,“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专注于宁波特色细分领域的中小型科技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发展定制化、专业化服务,并逐步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引导市内金融机构推出切实可行的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人才险,打造‘投资人才是首选投资’的金融环境。发展‘耐心资本’,改进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降低回购要求,提升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宽容度,打造一条适应宁波发展需求的国有资本投资之路。”

持续深化教科人融合体制机制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对全面创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而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是深化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课题组发现,在教科人融合发展上,宁波有三个不完善,“顶层统筹机制不完善,资源协同机制不完善,融合发展机制不完善。”代表课题组发言的市政协常委、宁波中科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黄晁坦言,宁波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教科人融合发展水平。

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后,针对性提出深化全域创新统筹机制改革,来增强“融”的合力。“建议进一步强化市委人才科技委抓总抓统作用,完善跨部门、跨地域、跨领域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全市重点规划、政策、改革、任务系统布局、一体推进。”黄晁委员进一步建议,紧抓“十五五”规划研究制定契机,加强战略布局研究,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要素一体化配置、创新力量一体化整合机制。充分发挥甬江科创区资源要素高度集聚的优势,积极打造创新改革先行区,支持科创区科学港、数创港、青创港、总部港等“四港”联动,建设教科人产共同体,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如何深化创新能力建设综合改革,夯实“融”的基础。课题组建议进一步深化与国家相关部委等“国家队”合作,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科创平台等建设。实施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事业单位”改革,摒弃“要级别、要编制、要经费”传统思维,勇于市场化,用企业化管理方式提高自我造血和服务产业能力。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引导企业积极承接国家创新任务,推动核心成果纳入国家重大工程,提升宁波科技创新整体形象。要优化人才引育整体环境,完善“政策引人”“平台引人”“人才引人”等举措,推动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一体发力。

在深化全链创新资源贯通改革,破解“融”的难题方面,课题组也提出了针对性意见。黄晁委员在发言中建议,迭代完善政策体系,加大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等政策的融合和接续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动。加快科研仪器设施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提升受财政资金支持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共享效率,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共引共享”“双跨双聘”制度。深入探索创新联合体攻关模式,加快建设联合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研发平台,加强场景开放共享和科研保险支持,形成区域技术领域成果池,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

深入的调研,充分的研究,各个课题组提出了一条条具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市政协主席陈龙表示,“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下步要在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议政的基础上,坚持大题深做、大题细做,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为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11-21 ——市政协委员为我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建言献策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85769.html 1 3 助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