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凝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社区率先试点“智能移动充电车”,从先前的“车找桩”到现在的“桩找车”,成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为居民带来绿色、柔性、安全的智能充电服务(11月6日央广网)。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数1143.3万台,同比增长49.6%。其中,公共充电设施332.9万台,私人充电设施810.4万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809万辆,车桩比为2.46:1。应该说,此前存在的“充电难”问题大大缓解。但充电桩分布不均、无人维护带来的充电排队、占位费等问题,仍然影响到部分新能源汽车充电。从北京试点情况看,“智能移动充电车”破解了相关痛点。
降低找“桩”成本、排队成本。传统的充电桩是不可移动的设施,其结果就是“车找桩”。部分新能源汽车司机有时需要在多个充电场所寻找可用充电桩;找到可用的充电桩后,有时由于桩少车多不得不排队,会耗费不少时间。“智能移动充电车”能有效降低找桩成本、排队成本。
降低建“桩”难度。如今很多新建居民小区内,预留或者配套了相应的充电设施。但老旧小区由于建成时间久远、场地固化、配电设施落后等,建充电桩比较困难,必然影响新能源汽车充电。“智能移动充电车”能移动到新能源汽车附近,方便充电。这样,老旧小区就不用在建设配备充电桩方面耗费大量成本。
降低充电停车占位成本。之前,部分充电服务企业向车主收取高额的停车费、占位费,比如广州一名车主所晒的充电账单显示,“充电费10元,超时占位费80元”。类似现象引发不少车主吐槽。为提高充电桩利用率,收费有一定合理性。作为车主来说,充电成本增加自然难以接受。“智能移动充电车”可避免这个问题。
解决维护问题。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针对国内10个地区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公共充电桩损坏率达20%。这被认为是“重建设、轻运营”,也给车主充电带来不便。“智能移动充电车”有人操作和维护,可保证每台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解决了充电桩无人维护、无人管理问题。
可以说,“智能移动充电车”有效破解多个充电痛点。尤其是对于桩少车多的停车场和老旧小区而言,作用更加凸显。笔者以为,存在上述痛点的停车场和小区,应该及时引进“智能移动充电车”,让“充电难”变成“充电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