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诗帖》:

书法与情感的交融

《寒食诗帖》(局部)

灿 臻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奇才和全才,我曾因工作需要阅读过不少苏轼的文学名著,崇仰其人品和文品,渐渐喜欢上了他的书法。从当初断断续续的随意消遣,到后来临摹得多了,似乎有了某种感应,觉得苏体更适合自己的审美趣味。

《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代表作之一,在中国书法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临摹中值得研习的首先是这幅诗帖的产生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不满王安石新法的苏轼被贬至湖州,上表称“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语中带点牢骚。监察御史舒亶等人举苏轼诗中“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等语,诬其“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被罗织罪名下狱,在御史台受审。御史台,别称乌台。狱中,苏轼饱受诟辱,几临死地。后经多方搭救,九死一生的他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的闲职。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初到贬所,寓居定惠院安国寺,随僧众蔬食。后来家眷也来到黄州,被安置在一个叫临皋亭的驿站里居住。因生计艰难,经朋友奔走,获批城东外荒坡地数十亩。他亲率全家老小,躬耕求食,栖身于此,于是便有了“东坡居士”之“雅”号。后又修筑小屋五间,因在春雪纷飞中建成,故名“雪堂”。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寒食诗帖》共有五言诗两首,不仅是书法史上的名作,也是文学史上的名篇。

第一首是诗人被贬黄州后所发的人生之叹。三年的光阴在郁闷、孤寂中蹉跎。寒食节笼罩在一片蒙蒙烟雨之中,连阴雨加上身体生病,心情格外苍凉失落。诗中坡翁借花喻人,让读者感受到海棠就是作者自己,此时清亮的坡翁,被泼了一身污泥。第二首,进一步描述当时的困境。屋外雨下个不停,自己的“雪堂”犹如一叶风雨中飘摇的小舟。屋内空空荡荡,破灶里湿苇煮着寒菜。心境萧瑟、黯淡和无奈,想想三年中没给父母上过坟,自己也被君王遗忘,不免有种心灰意冷的慨怅。诗歌意境苍劲沉郁,低回长叹,充盈着诗人用生命灌注的情怀。

苏轼的书法造诣位列“苏、黄、米、蔡”宋四家之首,结字风格既非王羲之的妍美,又非颜真卿的壮美,而是另辟蹊径,追求一种稚拙之美,藏巧于拙,浑厚沉雄,横拓取势。其扁厚的字形被门生、友人黄庭坚形象地戏称为“石压蛤蟆”。这种独特的结字方法与用笔息息相关。坡翁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握钢笔的姿势。下笔时手腕离纸较近,笔锋压下略向左侧斜出,充分运用了中锋和侧锋,故所写的字,健挺酣畅,粗厚稳健。

《寒食诗帖》中的字形大多左右开张,呈扁平状,特别是长撇饱满肥厚,飘然欲飞,捺画沉稳舒展,异常潇洒自然。有时在开张的撇捺笔画之外,有意张扬横画,压缩纵向长度,使结字更紧密,字距更紧凑。这种开张横向的笔画给人以陌生的审美新鲜感。当然,也不是一味的横式姿态,还有不少放纵的竖画,纵横两种结字方式的自由转换,使苏字更具意态和神韵。

凡优秀的作品都是人的情感的高度浓缩,《寒食诗帖》整体布局前轻后重、前疏后密、前谨后肆,开头还压抑着内心的情感波动,略显拘谨,字体大小比较平稳。到了第二首,运笔开始加快,想起悲伤的事,越写越动情,开始肆意挥洒,心手双畅,跌宕起伏,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中锋,或侧锋,字迹时而开张宏大,时而娇小娟秀,大小反差如此之大,却无凿枘之嫌。坡翁放任情感走笔,使重实处如老牛犁地,轻虚处如飞燕掠空。诗帖中除了“纸”字外,还有“年、中、苇”3个长竖画的字,同样起到了分割空间、调整节奏、丰富层次的作用,实现了视觉上的平衡。

宋人尚意,苏轼是尚意书风的中坚人物,《寒食诗帖》则是尚意新风的典范之作。坡翁有句名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鲜明地表达了“以意造书”的观点,讲法度而不囿于法度,融众法为己法,信手而为,恣意挥洒。作者将无限感慨寓于书中,无可言状的意绪化为纸上墨迹,艺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人格魅力与艺术魅力相得益彰,全篇极其随意又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宋人崇尚的“意”。

苏字难学,自己虽功夫未到,但心向往之。

2024-11-04 《寒食诗帖》: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82610.html 1 3 书法与情感的交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