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越明
一个展览与一座城市牵手,在茫茫书海中亮起一座“文化灯塔”。上周在甬举行的浙江书展,不仅为书籍爱好者提供了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的盛宴,更是激活了城市的文化基因,擦亮了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金名片”。
“最是读书滋味长”,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从自我提升到社会进步,都离不开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无论哲学、历史,还是小说、诗歌,每一种书籍都在传递着独特的思想。
读什么样的书,映照着一个人的人生意趣、精神境界、价值追求。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个人思想的拓展与内心的修炼。“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书卷气”,即一种饱读诗书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面对海量信息、快节奏生活,在阅读中沉潜往复、滋养心灵,源源不断的“精神之饭”让人得以诗意地栖居。
阅读,更是个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对话的绝佳途径,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通过诵读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壮志豪情,感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淡然,感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民族气节……思接千载,用经典塑造价值观念和民族品格,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在数字化时代,阅读的方式更加多元,从“一卷在手”到“一屏知天下”、从读书到听书,进入阅读世界的入口更加开放。《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去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5.7亿,同比增长7.53%。人工智能兴起、数字技术发展,让阅读以多种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可随时随地走进“数字书房”。
然而,数字阅读的便捷性有时会带来阅读的浅薄化,“小短文”、图片、短视频等各类快节奏、碎片化信息“霸屏”,让人容易忽视书籍本身的深度和厚重。“五分钟读懂《百年孤独》”“十分钟速通《红楼梦》”等短视频,轻易地解构书籍知识,而长年累月接受被“嚼碎”的知识,人们或逐渐丧失深阅读的能力。
相较而言,纸质书籍的阅读是一个相对慢的过程。纸质书籍有着无法替代的触感和温度,每一页纸张的翻动,每一行文字的触摸,都是独特的体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写道:“你用刀刃在纸张中开路,犹如用思想在文字中开路,因为阅读就像在密林中前进。”真正的阅读,不仅是对文字的接受,还需要深入的思考与沉淀。通过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才能够培养出深层次的思辨能力。
无论是“纸”还是“屏”,阅读的本质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一方面,这需要我们寻找到合适的阅读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另一方面,这为探索精神共富的实现路径提出了更高要求。到今年,“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文化战略,已连续多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宁波致力于答好新时代人文发展的重大课题,通过立法促进全民阅读,打造城乡阅读空间近4000家,年均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超万场,通过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等方式,打造出一座富有人文气息的“精神码头”,不断丰富宁波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内涵,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鼓励更多人走近书籍,感受阅读的魅力,享受思想的碰撞,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用脉脉书香擦亮宁波城市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