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镇,因为一项超级水利工程——它山堰的建成,滋润了鄞西平原,解决了1200年前宁波建城之初的供水“瓶颈”,无愧于“宁波之根”美誉;一条鄞江,蜿蜒盘旋,穿越古今,串联起宁波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曾经,鄞江是整个甬江流域的总称,也是宁波的一个代称。清朝学者陈梦雷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宁波府部艺文一》中解释:“夫江曰鄞江,亦曰甬江,概称之也。按甬义,甬犹涌水腾波也。”
值得一提的是,鄞江之名,还与千里之外的闽西汀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宁波的先民极有可能早于中原客家人迁徙到了那边。
鄞江指一镇一支流
鄞江,今为镇名,位于海曙区西南部、四明山东麓,被誉为“宁波之根”“四明首镇”,域内有建于唐代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它山堰。它山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横跨于奉化江支流鄞江之上。鄞江镇,就是因为鄞江从镇中心穿过而得名。
鄞江的上游称樟溪,它山堰以下流域称鄞江,旧称小溪江、蕙江或兰江,经它山堰、洞桥镇,在横涨附近汇入奉化江。长9.4公里,宽90米至110米,平均深度2.4米,是一条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平时为淡水,大旱年咸潮可上溯到它山堰。《清史稿》卷65记述:“鄞江出四明山,合而北流,为甬江。又与慈溪江合,河流纵贯。”
关于鄞江的得名,《浙江通志》卷43称:“古句章城在慈溪(今江北区慈城)城山渡之东,越王句践筑,其曰城山,以城在此山也。宋武帝讨孙恩,改筑于小溪镇,故名其江曰鄞江,名其乡曰句章。”
这一记载的历史背景是: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一个叫孙恩的农民起义军首领,率10万部众攻打姚江边的句章城(地点在今江北区城山渡)。驻守句章的,是那个后来取代东晋、建立刘宋政权的宋武帝刘裕。当时,他还是个无名小将,统率的兵力不多。双方争斗的结果,自然是小小的句章城被打得支离破碎。句章城破后,刘裕于隆安五年(401年)迁句章县治至小溪(今鄞江镇),并将小溪边上的一条江命名为鄞江。
明代以后,宁波的地方志均记载,鄞江镇曾是明州的州治、鄮县的县治。但这个说法存在争议,且没有考古方面的证据。明成化《四明郡志》称明州州城“北临鄞江,地形鄙狭”,故于唐长庆元年(821年)迁治三江口。后人据此作为明州州治从鄞江迁往三江口的重要证据。但实际上,古代“鄞江”的称谓并不限于今鄞江,它指的是包括甬江、奉化江、慈溪江(今姚江)在内的整个甬江流域。
鄞江指现在的甬江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一个叫徐兢的官员受宋徽宗派遣,以奉议郎充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的身份,从明州出海出使高丽。徐兢回国后,专门撰写了一部图文并茂的见闻录,详尽记述沿途山川地理、往来道路及高丽国风土民情,这就是《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书中,徐兢描写了使团出镇海口时所见:“当鄞江穷处,一山巍然出于海中,上有小浮屠(指佛塔)。旧传海舶望是山,则知其为定海也,故以招宝名之,自此方谓之出海口。”徐兢在文中提到的鄞江,就是今天的甬江。“定海”即现在的镇海。那时的招宝山,是海上航行的一处航标。
明代李贤、彭时等撰修的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卷46记述:“鄞江,在府城东,其源有二,一自奉化江合它山之水东流,一自上虞县经余姚慈溪县境,东流俱至县东三港口(即宁波三江口),会而东注至定海县(镇海)大浃江,入于海。奉化江在奉化县北四十五里,俗名北渡江,流入鄞江。”
清乾隆年间齐召南编纂的《水道提纲》,系统记录了当时全国范围内的江河湖泊、入海口及沿海岛屿,其卷16明确指出:“宁波府甬江即鄞江,有南北二源。北源曰姚江,亦曰舜江,出余姚县西南八十里之太平山……南源曰奉化江,亦曰北渡江,亦曰东剡溪,源出奉化县西南连山苏木岭……”
同样,清代名臣张廷玉等编纂的《明史》卷44介绍鄞县地理环境时写道:“鄞倚,东有鄮山,西南有四明山,周八百余里。东有灌顶山,旧产铁。东南有阿育王山,有太白、天童诸山。东北滨海。有鄞江,一名甬江。东南有奉化江,西北有慈溪江,皆流合焉。西南有小江湖,又西有广德湖,东有东钱湖,皆引流入鄞江。”
这些文献都清晰表明,鄞江就是现在的甬江。古代文人诗中也常常以鄞江指代甬江流域,如宋代舒亶有诗《题鄞江》,元代高僧笑隐大有诗:“鄞江水急东流去,太白峰高不到天。”
鄞江指姚江、奉化江
“鄞江盘亘百里,东极于海。自西埭而南,支分股裂,横贯慈溪,过是复合,非惟绝风波之险……邑(指慈城)之南有驿曰凫矶,实居其滨。四方之人,自越而至鄞者,必过于是。”这是“鄞江先生”周锷《凫矶驿记》中的一段话。
周锷(1058年—1132年),字廉彦,鄞西高桥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周锷文中所说的“凫矶驿”,在慈溪(今慈城)县南一里,唐开元年间慈溪县令房琯建。开篇所说的“鄞江”,显然不是今天海曙区境内的鄞江,而是江北区慈城的慈溪江,即今姚江的上段。可见姚江在宋代也叫鄞江。
明代,浙江总督胡宗宪遣鄞人蒋洲、陈可愿赴日本,招降海盗王直,宣谕日本群岛。明人李诩撰《戒庵老人漫笔·蒋陈二生传》中有记:“(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八月,以蒋生为正使,陈生副之,充市舶司员,率若干人以往。九月,出鄞江桃花渡。”记录蒋、陈二生的出发地是鄞江桃花渡。
桃花渡,在今宁波姚江之滨桃渡路一带。据清初地理著作《方舆纪要》卷92记载,桃花渡在“府东北三里,即鄞江渡也”。它是个千年古渡,一直到新江桥建成才废弃。可见明代姚江仍称鄞江,桃花渡也称鄞江渡。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甬上证人书院诸学友为万斯同、万言叔侄北上修《明史》饯别。天一阁博物院今藏清初宁波著名肖像画家陈韶所绘《鄞江送别图》,绘浙东学派15位名人在鄞江畔送别万氏叔侄的场景,画中所说的鄞江就是姚江,万氏叔侄很可能从姚江桃花渡上船,沿浙东运河北上。
古籍中还有众多用鄞江称呼今奉化江的记载。《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宁波府城池考》称:“东津浮桥,在县治东灵门外,跨鄞江。”《大清一统志》卷105说得更清楚:“东津浮桥,在府城东门外,旧名灵桥,跨鄞江。”东津浮桥是今奉化江上灵桥的前身。唐长庆三年(823年),为有利于江东的开发,当时的明州刺史应彪在城东奉化江上,用16条木船架起宁波第一座跨江浮桥。宋宝庆《四明志》卷3中提到,当时沿鄞江即奉化江的城门有甬水门、鄞江门、灵桥门,灵桥门上有鄞江楼。
鄞江是宁波的一个代称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国元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率金军“搜山检海捉赵构”。宋高宗赵构一路南逃至明州,浙东制置使张俊奉命断后,与金兵铁骑大战于河汊纵横的明州城西郊,使赵构及文武官员从容驾海南逃。这场战斗史称“明州之战”,文献中也称“鄞江之役”,如宋代綦崇礼撰《北海集》卷2收录《明州城下与金人接战阵亡将官党俊可赠鄂州观察使制》一文,是对阵亡将官党俊的褒奖制敕,称“(党俊)夙以材勇,闻于军中,鄞江之役,力战以没,主帅言状,朕甚悼之”。可见在宋代,鄞江是宁波的一个代称。
宋高僧知礼(960年—1028年),明州鄞县白塔巷人,是宁波“海丝文化”的重要人物。他使衰落的天台宗在明州得以中兴。天台宗后裔宗晓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汇编《四明尊者教行录》一书,卷6在介绍知礼时说:“座主俗姓金氏,世居鄞江,七岁出家。”文中所说的鄞江,就是当时的明州。
宋代文士胡寅撰《斐然集》卷12《仇愈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一文中,有“眷东海之寇,疆迩鄞江之藩”(意指警惕东海方向来的敌寇,设立屏障防卫明州)之句;宋代思想家叶适诗《楼参政挽词》,有“自嗟不识鄞江路,清泪因公寄海流”之句;北宋哲学家邵雍有诗《代书寄鄞江知县张太博》;明代学者徐伯龄撰《蟫精隽》卷7,有“松卿,名士林,字宗实,鄞江奉化人,生宋理宗宝祐癸丑,殁元武宗至大己酉,以文名两浙间”之句。这些诗文中提到的鄞江,都被用来指代宁波(鄞县)。宋代宁波的文人墨客还喜欢在名字前冠鄞江以示自己是宁波人,如“鄞江先生周锷”的父亲周师厚称自己为“鄞江周师厚”,著有《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
闽西的汀江原名鄞江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名篇。1929年秋,红四军攻占上杭,毛泽东有感于革命星火燎原于赣南、闽西,填写了《清平乐·蒋桂战争》一词。词中的汀江,源于福建宁化县,流经闽西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最终在广东大埔县汇入韩江。它是闽西最大的河流,被称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鲜为人知的是,汀江最初也叫鄞江,而且这个鄞江之名是用来通称汀州(长汀县在历史上是汀州府所在地,今属福建省龙岩市)全境的,即使现在,鄞江仍是汀江的一个别名。历代文献如宋欧阳忞纂《舆地广记》卷34、《明史》卷45、《清史稿》卷70、《汀州府志》卷3等,都有“鄞江即汀水”的相关记载。民国《长汀县志》说:“白石溪水(即汀江)在长汀县南二百步,下流至潮州界,则溪流至治所有异名也,宋时曰鄞江。长汀县有灵蛇山,鄞江溪是也。鄞江在府城东,即东溪也。”
汀江沿岸,有不少与“鄞”相关的地名,如长汀卧龙山被称为鄞山,山脚下的三元阁被称为鄞江门。长汀红珠小区所在的山谷称鄞坑,对岸为鄞河坊。长汀城内有鄞江井,《永乐大典》卷7891及《临汀志》均有载:“鄞江井,在长汀县东金花坊。深仅三尺许,溉田甚袤。秤之,重于他水。春秋则外水入而不溢,冬夏则内水出而不竭,人甚异之。”土地革命时期,作为中央苏区经济中心的长汀县,曾经设立过一个“红鄞区”。
此外,长汀城关的汀北方言非常接近宁波方言。长汀县民间以定光古佛为守护神,认为定光古佛是布袋和尚的不同化身,而布袋和尚出生在宁波奉化长汀村,自称长汀子,家乡不远处便是鄞江(奉化江)。这种地名上的相似性是否暗示着两地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长汀县文史工作者认为,鄞人,也就是宁波人,极有可能早于或同步于中原汉人迁徙到闽西,最终融入“客家”一族,并用“鄞”字命姓、命村、名当地山川。宁波濒海,自然灾害频发,古时候人们抗御灾害的能力较弱,加之战乱影响,如东汉永建六年(131年)有会稽曾旌起义,东晋末年有孙恩起义,唐末有浙东裘甫起义,明代有倭寇侵掠。这些原因导致部分鄞人离开家园,向西或向南迁徙。也有鄞人因仕宦、经商等原因移居福建等地。如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鄞人姚元特为汀州知州;宝祐间(1253年—1258年)鄞人汪之林为汀州知州。
汀州在宋代曾三次修志,前两次都叫《鄞江志》。第三次修于宝祐六年(1258年)至开庆元年(1259年)。彼时,台州临海人胡太初知汀州,胡与贾似道同乡,又是同榜进士。由于南宋政坛长期为鄞人主导,贾似道任丞相后实行“去鄞化”,包括王应麟在内的鄞籍官员都遭贬逐。有学者认为,胡太初很可能为迎合贾似道,在修志中将“鄞”字剔除,转而以“汀”代之,将《鄞江志》更名为《临汀志》。尽管胡太初有此举措,但鄞江一词已在客家文化中根深蒂固,不仅沿用至今,还随着客家人的迁徙远播他乡,如武夷山星村的汀州会馆今为妈祖庙,门额题刻“鄞江聚秀”四字;台湾地区淡水的汀州会馆,按祖地习惯,供定光佛,称鄞山寺。这些都为宁波与福建两地的历史文化与交流交往增添了浓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