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客服诈骗、购物诈骗、刷单诈骗

“双十一”临近,这三类骗局尤其要警惕

记 者 王晓峰

通讯员 何嘉莹 顾蔚 葛思彤

随着“双十一”促销启动,消费者忙着“买买买”,骗子急着挖坑“骗骗骗”! 宁波公安近日分析历年“双十一”期间电诈发案数据时,发现这三类骗局较为普遍——冒充客服诈骗、购物诈骗、刷单诈骗。以市三区(鄞州、江北、海曙)为例,去年“双十一”期间,共发生冒充客服诈骗案件52起、购物诈骗70起、刷单诈骗121起。

冒充客服诈骗套路多

近年来,每逢“618”“双十一”等购物旺季,冒充客服诈骗行为就变得猖獗起来。比如,去年“双十一”期间,家住鄞州下应街道的“宝妈”李女士(化姓)就遭遇了假冒淘宝客服的诈骗。

她先是收到一条自称是淘宝客服的QQ信息。对方声称“老顾客有优惠价”,能让她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某品牌奶粉。李女士信以为真,在对方提供的“购物平台”上下单并付款1980元。几天后,李女士搜索该笔订单的快递单号时发现压根没有这个单号。意识到被骗后,她向下应派出所报警。

“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客服诈骗案件,手法较为简单,就是以低价诱惑,然后利用‘山寨’购物平台骗钱。”反诈民警说,平时,对低价诱惑这一套,人们还是会提防的,但在“双十一”促销期,大家就不太会怀疑。另外,在冒充客服诈骗中,“客服”的种类很多。不过,万“骗”不离其宗——但凡“客服”主动找上门,还要给你送“好处”的,小心有诈!因而,大家遇到这种情形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购物诈骗打“擦边球”

传统的购物诈骗,因手法简单易被识破,故近年来越来越少。反之,“擦边球”式诈骗行为越来越多。

如今,流行通过网络直播来带货。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混迹其中,利用信息差,高价销售“贵重物品”。比如,上海普陀区警方就破获过一起以染色石英岩伪造A级翡翠的售假案件。这个团伙直播时自称避开中间商,让利给粉丝,实则把购物者当成了“韭菜”,仅半年时间就获利近30万元。

“‘双十一’促销开始后,各种优惠活动不断,而且价格看上去很诱人。但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先要核实商家的资质,然后了解商品的具体信息,谨慎下单。千万不要发现被骗了,回头去找连对方的直播间都找不到了。”一名反诈民警提醒。

刷单诈骗花样多

刷单诈骗,以前很难和“双十一”挂钩,但随着去年“蟹卡骗局”出现后,情况大不一样了。

“蟹卡骗局”如今已延伸到购物“优惠券”“福利卡”等。通常骗子会蹭“618”或者“双十一”这样的热点,然后广撒网,将“加料”的“优惠券”或者“福利卡”邮寄出去。如果你收到来源不明的快递,并且被里面的“优惠券”或者“福利卡”所吸引,扫了上面的二维码,大概率会被骗去刷单。

前几天,余姚朗霞街道的唐阿姨(化姓)遭遇一起电信网络诈骗。反诈劝阻人员上门,费了好大劲才劝说成功。唐阿姨说,前不久她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一袋洗衣液及3张“广告单”,信以为真,就扫上面的二维码,然后被拉进了一个刷单群。等她发现无法提现时,“客服”就要求她充值“解冻”。所幸警方及时介入,她的10.3万元保住了。

鄞州的龚女士(化姓)也遇到了这样的骗局,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一张刮奖券。刮开后发现中了奖。于是她扫了奖券上的二维码,同样被拉入了刷单群。龚女士意识到被骗并报警后,已损失近5.6万元。

“这种刷单诈骗行为,现在有了‘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转移’的新花样。前几天鄞州就出现这样的案例。”一名反诈民警说,骗子前面的套路都一样——先是以“优惠券”或“福利卡”引流,然后骗人去“刷单”。等到“收割”环节时,骗子不再直接要求受害人转账,而是要求对方去银行取现金,装箱后通过网约车送达指定地点,这种诈骗方式更难防范,也更需引起警惕。

2024-10-24 冒充客服诈骗、购物诈骗、刷单诈骗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80662.html 1 3 “双十一”临近,这三类骗局尤其要警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