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已经注销的期刊被不法分子冒用,用来征稿;作者不仅能收到纸质版期刊,还能在某知名期刊网站查到自己的文章。这种操作如何完成?近日,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经营期刊案。此案跨河南、云南、河北、安徽、北京5省(市),涉及论文编、印、发、挂网全流程环节。短短一两年内,数以万计的作者在被告人伪造的30余种、3000余本假冒期刊上发表了3万多篇文章,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10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这起非法经营期刊案,涉及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金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虽然犯罪团伙会受到法律制裁,但该案折射出的非法期刊“黑灰利益链”以及学术评价“唯论文”顽疾,值得深思。
各种“山寨”期刊大行其道,关键在于其精准捕捉并利用了“论文市场”中的迫切需求。职称评审、项目结项,乃至个人学术声誉的积累,论文往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正规学术期刊数量有限、发表门槛较高的情况下,一些急于发表论文的作者,尤其是那些身处一线、理论表达能力欠佳的从业者,便成了不法分子的猎物。为顺利评职称,不少人病急乱投医,轻信不法分子的宣传。更有甚者,明知是冒牌货,但只要评职称时能被认可,对期刊真假并不计较。
此案中,不法分子形成了一条集“编、印、发、挂网”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那家知名期刊网站,作为业界巨头之一,竟沦为不法分子帮凶,通过开设“新媒体专区”,为非法期刊提供挂网服务。这种打擦边球、为假期刊“背书”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声誉,更对学术道德、学术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斩断假期刊利益链,须从源头上破除“唯论文”顽疾。当前,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论文数量和质量,尤其是职称评审和项目结项中,论文往往被当作硬指标。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忽视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特殊性,更无法全面反映个体的学术贡献和创新能力。因此,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已成当务之急。
一方面,加快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来评价人才,而不是仅看重论文数量。对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应该建立分类评价、同类比较的机制,降低对论文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引导业界重视实践性较强的文章,鼓励一线从业人员撰写反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职业发展、行业实践等内容的文章,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表渠道和平台。
对于假期刊的打击和治理也不能放松。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出版市场的监管,加大对非法期刊的查处力度,同时提高公众对假期刊的辨识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假期刊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