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合
人物名片
米娜瓦尔·艾力,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86年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第十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2022年度“中国好人”等荣誉30余项。
核心观点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也可以让更多像我这样的青年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更大舞台
■我将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等,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心中生根发芽
见到“娜姐”,是在位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米娜工作室里。
结束了在北京连续多天的密集活动,米娜瓦尔·艾力只补了一天的觉,就带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荣誉证书和奖章,跟我们分享了连日来的见闻及工作十余载的体会。
她说,能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的特别时刻,在首都北京,接受荣誉、参加活动、分享感受,真的感到特别激动,甚至可以说是心潮澎湃。
“瞧,我们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米娜指着奖章上精雕细琢的石榴,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
记者:这一次的北京之旅,可谓行程满满。能否分享下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等活动的感受?有没有哪个细节,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米娜瓦尔·艾力:在北京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我们边走边看边体会,确实感受到国家这些年飞速发展的脚步。很荣幸,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我作为代表之一上台接受颁奖,捧回了沉甸甸的荣誉奖章。
我永远忘不了习近平总书记现场所说的那段话——
“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句话,直接戳中我的内心。这么多年的思政工作,为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恰恰就是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心声,也为我们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
还有一个难忘时刻,是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参加10月1日的升旗仪式。
凌晨3点左右,我们穿好各民族盛装,前往天安门广场。当天北京降温,室外温度只有8℃,但大家的精气神特别足。
伴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升旗仪式开始了。现场虽说人头攒动,但特别安静,可以清晰地听到仪仗队整齐的脚步声。
当国歌响彻广场,当国旗迎风飘扬,大家一边眼含热泪,一边齐声高歌。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庄严和神圣,也感受到自己作为中国人,那种发自内心对国家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自豪。
一曲唱罢,我们又自发高唱《歌唱祖国》。抬眼望去,初升的太阳,鲜艳的五星红旗,蓝天白云,还有彩色的气球、洁白的和平鸽,一切都是这么恰到好处。
我想,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
记者:您的描述将我们带回了现场。是否可以分享一下,发生在您身上的、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米娜瓦尔·艾力:很多人对我的第一印象,是我的普通话发音非常标准。这个或许和我的求学经历密不可分。
我的父亲是基层干部、中共党员,我的母亲是医生。他们很开明,也很有远见。是他们告诉我,要见到更大的世界,必须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并不断鼓励我,让我坚持下来。
2005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也是他们告诉我,走得越远、见识越多。考虑到浙江发展得很好,有更多的机会、平台,我毫不犹豫地在志愿学校一栏填上宁波大学。
于是,从新疆喀什出发,经过3天时间绿皮火车的颠簸,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一开始,气候、饮食、环境,非常不适应,再加上我在电脑操作方面没有基础,学习很吃力。那时,特别想家。
是大学的老师、室友的爱和温暖,让我找到了久违的故乡的感觉。
生活中,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比如,台风要来了,发来清单提醒我做好准备;天气冷了,询问我有没有带厚衣服。学习上,专业课老师给我们“开小灶”,在实训室予以指导,就像父母对孩子一样那么有耐心。
这些点滴的细节,给了我温暖。即使假期回到家乡,也会想起和同学们一起逛天一广场、天一阁的场景,会想念这里的年糕。不知不觉中,宁波已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于是,在连续3年获得奖学金并获得校级优秀学生等荣誉后,我选择毕业留甬,在宁波开启人生新阶段。曾经在那个小县城里恋家的姑娘,在千里之外的海滨城市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也恰恰是这份温暖,让我相信,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也可以让更多像我这样的青年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更大舞台。
这件事我可以做,也能够做好
记者:做专职辅导员,当时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呢?
米娜瓦尔·艾力:也算是机缘巧合,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宁职院需要一名帮助民族学生适应环境并照顾他们生活、学习的辅导老师。
当时,我脑海里就有一个念头:这件事我可以做,也能够做好!
上岗后,我才发现辅导员工作不是我想象得那么简单,而是很琐碎、很辛苦的。不仅需要考虑方方面面,而且还有很多需要克服、学习、接纳的地方。
再加上我学的是工业设计专业,和现在的工作不搭边。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会产生“本领恐慌”,情感上也有起伏变化。
我常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于是,我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生谈心,尽可能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找到方向。
学生们的信任和肯定,增强了我将这份职业当作事业的信心。
前几年我家访一名毕业生。她默默拿出一本书——那是2013年,我送给每个学生的毕业礼物。
那时,我马上就要临盆休假,但还是想举行一个简单的欢送仪式。我就买了40多本书,根据学生的特点,亲笔写下祝福和寄语,逐一送给大家。
没想到,这本书被她一直珍藏着。她说,很感谢老师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自己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作为辅导员的幸福感。
还有一次我也很感动。那是一条学生发给我的短信:
“娜姐,你还好么?毕业好多年一直记得你帮助我的点滴。发这条短信,一是想问候一下,还有一个是想告诉你,我很想你。”
其实,那名学生在校时并没有那么愿意交流沟通——是那条短信,让我明白,只有真正投入感情,才能滴水穿石。
思想启迪,一定要
喜闻乐见、润物无声
记者:可以说,以您的名字命名的米娜工作室已成为民族工作的“金名片”。请分享一下多年来您所坚持的理念和工作室所取得的成果。
米娜瓦尔·艾力:米娜工作室是在实践中产生、成长、发展的。
在和各民族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可以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大家更好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于是,“七彩风”艺术团、红色剧场、志愿服务队、“幸福石榴籽”宣讲队、“石榴红·米娜民俗文化驿站”等特色载体和活动应运而生。我们提倡让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自我成长。
在2013年成立的“幸福石榴籽”宣讲队,就是很好的案例。一开始的1.0版本,是我们让学生返回家乡,讲述各自在宁波学习的所感所得,将这边的发展成果,分享给自己的家人朋友。
在取得不错的效果后,我们马上推出了2.0版本——鼓励学生在田间地头、村社广场等地,用情景演绎、文艺宣讲等方式,讲述自己家乡的好故事、传播民族文化及展现民族团结的新风貌。
“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以一群人辐射更多人”。这样“双向奔赴”的过程,是互通互融的过程。
当然,制度层面的支持保障也不可少。我们完善了10余项长效机制,同时学校将宣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纳入“第二课堂”积分。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投身基层工作,用行动积极践行“紧密相连、永不分离、抱团取胜”的“石榴籽”精神。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记者:新的起点意味着新的征程。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加持,下一步您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怎样的规划?
米娜瓦尔·艾力:确实这次的参会经历,让我看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更加激发了我接续奋斗的内生动力。
如今,米娜工作室已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服务半径也不再只限于校内学生。
这些年,我们首推“石榴籽共奋进”互助行动,发起“‘石榴籽’就业创业增能计划”,举办一系列成功企业家分享活动、搭建学生就业实习平台,所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在99%以上。
同时,依托全省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项目,组织学生志愿者到省内的企业、社区等地,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和来浙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一体化开展技能提升等服务活动,参训学员达6300人次,近1000人实现了留浙就业。
每年新生开学或外出讲座时,我都会分享几个学生的故事。他们有的得到了国家级奖学金,有的创业成功回母校捐款反哺……
我相信,当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