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在古今穿梭中感悟文化自信

天一阁博物院内,同学们在王金玉的指导下体验古籍修复。

在井头山遗址出土文物储藏室,孙国平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同学们跟随讲解员了解陶器的变迁。

听一听贝壳中来自8000年前的“涛声”。

记者 黄合 李睿清

本文配照由李睿清拍摄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这个夏天,一群甬城的“00后”“05后”,通过“思政课Z时代·新青年打卡新地标”第三期活动,来到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和天一阁博物院等地,开展了一次“穿梭古今”之旅,沉浸式感受体悟文化自信的缘起。

当新时代人群遇上传统文化,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用双手触碰历史“刻痕”,用镜头记录文化厚度,一个个真情流露的vlog、一份份字斟句酌的笔记,见证了青年们行走的足迹和溯源的决心。

知行合一,是这堂大思政课的显著特点,也是初心所在。

A

谈意义:

亲手触摸历史与文化的“厚度”

俗语有云,百闻不如一见。

将历史书中的知识搬到线下,把传统授课方式换成眼观手触——对这群生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感到新奇的背后,是一次对宁波这块土地历史文化厚度的沉浸式感受。

“8000年前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吃穿住行与我们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先民要在陶器上绘制动植物纹样?”“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他们的精神需求又当如何满足?”……

在井头山遗址,跟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研究员、井头山遗址考古领队孙国平的步伐,同学们走进出土文物储藏室,与存放在这里的众多文物、遗存打了个照面。

不仅能近距离观察,更能“零距离”触摸。这样的体验,对不少同学来说是第一次。面对一屋子形形色色的文物,许多同学提出了心中的疑问,孙国平则手握实物耐心解答。

“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一支船桨。孙老师告诉我们,这支船桨是我国出土最早的航海工具,对后续海洋文明探索、世界海洋环境变迁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这也让我亲身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来自宁波经贸学校的韩淑雅在调研心得中这样写道。

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引导,来自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王甬深度“打卡”干栏式建筑、碳化稻谷,见证了陶器从粗糙到精美的演变,获得了震撼心灵的感受。

“通过走访,我看到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坚实脚步,也见到了先民为了生存与发展付出的努力,更感受到这片土地承载的厚重历史底蕴。它是我们的根,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王甬说。

走进天一阁博物院,走过通幽的曲径,藏在一片深绿中的文物修复中心,让同学们睁大了眼睛。在前后几步就能走完的古籍修复室里,存放着满满当当三面墙的各色纸张,文物修复师们坐于房间中央,低首垂目,用毛笔、糨糊、直尺等工具,全神贯注地修复着残损的书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波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如何让古籍重焕生机?在资深修复师、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金玉的指导下,同学们拿起工具,做了一回“古籍医生”。

“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不仅让这门非遗技艺的生命延续至今,更展现了今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正是天一阁守阁人400多年的守护,才让如今的我们得以见到这些瑰宝。同时,亲自体验古籍修复技艺,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度与温度。”来自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郑婕说。

在沉浸式感受、触碰历史的同时,让文化自信从书中“走出来”,在这群年轻的参观者心中“立起来”,正是这堂思政课的意义所在。

B

谈信念:

让传承守护的种子深植心田

优秀传统文化若想生生不息,传承与守护必不可少。在与文化守护者面对面交谈的过程中,这群“00后”“05后”同样点燃了内心的兴趣之火。

从两位村民的偶然发现,到考古队员们近一个月的勘探寻找;从多方协调努力守住遗址,到百般尝试在淤泥层中找到新的发掘方法……在井头山遗址二期工程的基坑里,听闻一个个真实朴素的故事,同学们切身感受到考古工作者的耐心、恒心,以及对文化传承坚定不变的初心。

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从对水稻种子的发掘,到于万千碎片中拼出完整的陶器,再到时至今日仍在进行的科考工作……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将青春投入其中,用热爱与坚守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谜团,最终将数千年前先民的生活面貌生动呈现在世人面前。

“走在博物馆里,我意识到这些文物不仅是考古学的宝贵财富,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这更让我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是民族的记忆,还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的重要窗口。”来自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马羿谦说。

“这次参观,让我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希望未来能够参与到考古实践和相关研究之中,用自己的知识与热情为传承中华文明贡献力量。”来自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施心悦说。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恰恰是一批批考古者、研究者、修复者、技艺传承人等专业文化工作者长年累月的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在千年之后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16岁进入天一阁修书,彼时天一阁尚未对外开放,很缺乏专业修复人才。如今40年过去,我们的团队已扩展至14人,其中不乏‘95后’等年轻力量。更有人在得知我们这项工作后,主动选择相关专业就读。”王金玉自豪地说。

从建阁之初的修书人,到解放初期记录下修补方法的严春航,再到如今越来越多投身此行的年轻面孔——400多年绵延不断又历久弥新的守护,让来自宁波效实中学的马可欣颇为感动。

“古籍修复工程之浩大,程序之繁琐,是外行人难以想象的。即便如此,天一阁的修复师们仍代代相传坚持至今。当前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了解、学习、参与对古籍的守护,这也激起了我对这方面的兴趣。希望未来,我能有机会投身于传统文化保护之中。”她说。

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让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通过与文化守护者面对面的交流,传承与守护的“种子”,被播种到更多年轻人的心田。

C

谈收获:

积历史之底蕴续今日之华章

走出课堂,将教室安排在博物馆、考古基地;跳出书本,将知识载体变为化石、文物、修复工具;绕过老师,将授课人员换为文物发掘保护一线从业者……

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安排这样一堂特殊的思政课?答案,同样写在同学们的感想体会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教师钱奕尘表示,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有所热爱,“但这显然需要潜移默化,很难一蹴而就”。

基于此,钱奕尘对“思政课Z时代·新青年打卡新地标”活动大为赞赏:“一堂允许学生眼观、耳闻、手触等,沉浸式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思政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文化,提升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油然而生。”

“很自豪!”“很骄傲!”确实,不少同学在参观体验后,都发出类似的感慨。来自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的李耀文坦言,这堂思政课不仅让他领略到远古文明的灿烂辉煌,更让他打心眼里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能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同时,鼓励这群年轻的参观者将自己拍摄的视频、照片等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也是为了让这些互联网的“原住民”,借助社交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实际行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让孩子们走进现场、亲身体验,并记录下所见所感,不仅能让他们更真切、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让他们化身为传统文化传播‘大使’,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新’,在网络上吸引更多人关注、了解,最终形成更广阔、深远的影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陶丽莉说。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一堂思政课,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当更多年轻人走近优秀传统文化并主动成为守护者,定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4-09-30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7282.html 1 3 “触摸”历史,在古今穿梭中感悟文化自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