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载体 丰富形式

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记者 徐丽敏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连日来,我市精心组织宣讲工作,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依托“今天我发布”新闻发布模式,把麦克风递给更多的“我”,让人人都可以成为理论宣讲的主角。

7月下旬以来,“今天我发布”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线建新功”“改革改变生活”“迈向共富路”等主题,举行现场宣讲(发布)活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调整发布地点、发布人,邀请青年农民、“菜篮子”大管家、快递小哥等担任发布人,让他们畅谈心里话,讲述“自己身边的改革故事”,以点带面推动全会精神触达基层“最后一公里”。

进企业车间、到社区广场、赴文化礼堂……一场场理论宣讲热潮在基层涌动。各地立足实际,举办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组织宣讲员分赴街道、村(社区)、各行业系统等开展各式各样的宣讲活动,让政策宣传接地气、理论宣讲鼓士气、凝聚民心有底气。

“我们发起了‘最后一公里’高山快递助联体文明实践项目,不仅解决了村民快递无法到家的难题,还能让百姓在家门口赚钱……”在海曙区横街镇“语润竹乡”宣讲团开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上,乌岩村青年干部罗昭椒分享了自己发起快递进山志愿服务项目的故事,让大家在身边事中感受“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

群众听得懂、能领会,是基层理论宣讲的关键。各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分众化、情景式宣讲,推动全会精神宣讲更具特色、更见实效。

慈溪市基层文艺宣讲名师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内容编撰成《深化改革大步迈》《百事通》等快板、说唱、小品节目,用“乡音土语”开展宣讲,变灌输式为互动式、概念化为形象化、单一教育为生动说唱。

余姚市开展“理论说唱大比武”活动,发动文艺达人、民间“名嘴”创作推出一批文艺宣讲作品,用“理论+文艺”的形式,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声”入人心。面对面、互动式、接地气……理论宣讲在受群众欢迎的同时,感染力和穿透力不断增强。

青年既是理论宣讲的主体,也是理论宣讲的对象。如何以全会精神宣讲为纽带,让青年与青年、青年与群众更好地“对话”?

“麦放后备箱·理响山海间”,一辆小汽车、一块小屏幕、一支小话筒……群众在哪里,“理论后备箱”就“开”到哪里。象山县50余支“理论后备箱”小分队出现在田野、沙滩、车间、剧组、商圈,以“短+平+快”的灵活性宣讲样态,将全会精神送到更多人身边。

在北仑区,由“后浪·潮涌”青年宣讲团的宣讲骨干组成的“理论背包客”宣讲队伍,成为宣讲全会精神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以身边小事、网上热事、邻里趣事等鲜活素材为创作基底,奔赴全区20余个人群自然聚集点位开展快闪式宣讲,令群众纷纷驻足聆听。

与此同时,北仑在全区范围内寻访征集首批涵盖各类新领域的100家青年小店,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创业故事,拍摄“青年小店说”系列短视频,通过青年视角立体展现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活力;结合“两企三新”新兴青年联盟,依托青年之家载体,开展全会精神及最新行业政策、技术学习,助力行业青年发展成长。

春风化雨润心田,理论宣讲汇共识。每一次现场宣讲,每一次互动交流,都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奋进的姿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宁波力量。

2024-09-19 创新载体 丰富形式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5729.html 1 3 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