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 骑行者要提高安全意识 城市要多打造精品骑行线路

海曙区望童路一路口,骑行者在耐心等红灯。(杨绪忠 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种种不文明骑行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需要客观分析和认识。

一些骑友吐槽:通途路往大隐方向部分非机动车道、九龙大道部分非机动车道等,或有违停的机动车占道,或因道路施工被阻断,有些专门为自行车设置的骑行车道普遍在公园内,易和游客、行人共用,骑行环境非常不友好。

“骑行者交通违法行为,产生的主因肯定是部分人员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个别骑友穿着锁鞋,不想减缓速度解锁下车,自以为安全就闯红灯,其实是安全意识缺失的体现。”资深骑友陈先生认为,除此之外,一些非机动车道较为狭窄,且凹凸不平,车道内其他非机动车干扰较多等原因,也是一些骑友为追求速度与舒适,“借用”机动车道通行的重要因素。

“城区道路红绿灯较多,人流量大,很多道路在非机动车道建设方面不完善,因而并不适合速度较快的公路自行车骑行。要减少不文明骑行,最好能引导骑行者尽可能去郊外运动。”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吴晓军认为,这就需要打造一批精品骑行线路,让骑行者能在适当的场地“放飞自我”,“比如成都的天府绿道建设,绕城数十公里,整个环线均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这个建设经验值得借鉴。前期,是否可以考虑建设一个宁波自行车骑行主题公园,进而弘扬健康骑行的文化和理念?”

网友李女士和他的这一想法不谋而合。最近她刚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回来。“那里有一个邛海湿地公园,骑行道修建得非常漂亮。环邛海骑行已经是西昌人的必打卡项目,也是不少骑行爱好者将西昌设为旅行目的地的原因之一。我们宁波也可以考虑建一些这样的骑行道,满足市民的骑行需求。”

风自由同行骑行社群发起人之一、皮娜宁波旗舰店负责人“Andy辉辉”认为,宁波有山、河、湖、海,地貌形态多样,各地可以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小而美”的精品骑行线路,形成一批骑行环境友好的样板。

“要做到安全、快乐骑行,不追求速度、保持良好的沟通很重要,不管是机动车、自行车,还是行人,做到相互礼让和感恩是快乐的源泉。”他说,根据他的组团骑行经验,一个礼让的动作,一个友好的手势,一个善意的眼神和笑脸,就会化解许多因路况不好导致的情绪不满,让骑行环境瞬间变得更可亲起来。

2024-08-2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1833.html 1 3 他们说: 骑行者要提高安全意识 城市要多打造精品骑行线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