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畅
日前,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强调,要着力在民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民生福祉、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安全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大幅度提升。
省委强调生态环境质量要取得“新的大幅度提升”,无疑是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足见省委、省政府对抓好生态环境质量的坚强决心。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我们必须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能力和本领。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各地大力度地推进生态治理。无论是在思想上形成“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共识,还是在行动上彰显“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的自觉;不论是把握“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的要领,还是抓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落实,就其结果来看,“绿水青山”正在和已经成为“金山银山”。
从宁波打造生态环境系统看,坚持改革引领、系统重塑,以强化责任落实、培育绿色动能、拓展大美空间、夯实治理基础为突破口,形成了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改革治理成果。比如,宁波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创建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全国首创“生态环境议事厅”模式,“绿满港城”等5个案例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十佳,数量居全国第一;发布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地方标准,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等等。宁波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生动样板。
但不能不看到,在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行动中,各地的工作还不够平衡,像前段时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浙江就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存在被动应付的思想,出现等待观望的态度;一些地方对存在问题的调研不够扎实、剖析不够深刻,导致解决方案不够精准、处置不够有力;一些地方协调配合不够到位,机制构筑不够完善,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领会要求、明确任务,坚定不移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篇”。今后几年,是宁波高水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关键期,须尽力而为,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等五大关系,将美丽改革进行到底,做到思想上提高站位、方法上精准到位、作风上务实进位,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发展。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新的大幅度提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命题。必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工作。敢于正视问题、着力解决问题,绝不掩盖问题,从而真正“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环境质量要取得“新的大幅度提升”,必须讲究方法,注重结合、提高效率,进一步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在“六个体系”维度上下苦功夫、实功夫,找准短板、精准施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滚动发展,强化考核、形成合力,切实推进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
切实转变作风,提升作风效能,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新的大幅度提升”的重要保证。面对这场硬仗、大仗,我们必须做到敢担当、善担当,以自断后路、破釜沉舟的决心,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坚持“说了算,定了干”,以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落小落细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意识,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彻底打赢这场攻坚胜仗。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盯住新目标、明确新任务,切实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