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道路方向、制定了目标任务、强调了价值取向、明确了方法路径,续写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任 洁
■为什么:确立全会主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继续推向前进,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改革实现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就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我们要靠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现代化指向,“这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
■是什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
《决定》基于“四个迫切需要”,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现代化指向,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围绕总目标,《决定》提出以“七个聚焦”,即“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力点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善于总结经验和规律,为未来党和国家事业提供科学指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决定》以“六个坚持”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这些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主要基于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而制定。《决定》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来制定。比如,《决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怎么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和重点
《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决定》系统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这些重大改革举措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决定稿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容摆布上有以下几个特点,即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全面改革、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这些特点凸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基本遵循。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是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决定》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彰显了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牵引作用,是必须首先牵住的“牛鼻子”。在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统筹谋划好其他各领域改革,充分彰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鲜明特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