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科助力 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邓岳保 陈冠年 章子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勇担历史使命,紧扣时代脉搏,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宁波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联合国家龙头骨干企业与单项冠军企业,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同时与行业管理部门深化合作,开展地方规划、标准和政策制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典型案例:滨海城市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等特点,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宁波大学滨海城市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立足滨海地质条件,整合土木工程、力学与机械等学科,同时联合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用躬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领域的科技攻关。中心先后被认定为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宁波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中心获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个,项目经费超2000万元。中心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宁波、杭州、上海、青岛等地的轨道交通工程中得到成功示范及应用推广,近五年新增产值28.5亿元。

典型案例:水利与海洋工程研究院团队。《宁波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宁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格局地位初步确立,海洋经济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为全面助力宁波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宁波大学整合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力学等学科组建水利与海洋工程研究院,聚集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人才、浙江省特聘专家等科技领军和高端人才。研究院围绕滨海城市水环境、海洋流体动力学、海洋地质工程、海洋结构工程等领域开展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863、国家水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基金委研究计划项目等,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水工结构奖章、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水力领域杰出贡献奖、德国洪堡学者等诸多奖项。团队在滨海城市水环境全过程治理与水质维持等多个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和成功应用示范,有力支撑了区域海洋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宁波大学岩石力学所研究团队。为助力宁波“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宁波大学引进杜时贵教授团队,成立岩石力学研究所。杜时贵教授为我国工程地质专家,主要从事矿山工程地质、边坡稳定性研究,于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项目团队创立本性抗剪强度理论,实现抗剪强度精确获取“从0到1”的突破,制定了国内外首部规范露天矿山边坡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获取方法的标准;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套单台多尺寸抗剪强度试验装备,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荷载差达千倍级国家;发明抗剪强度精确获取技术,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抗剪强度精确获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特等奖等重要奖项。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多座废弃露天矿山和重大基础建设工程,节省工程投资21.23亿元。

典型案例: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研究团队。在我国节能减碳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指引下,宁波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积极开展能源地下工程领域研究,并于2023年3月获批宁波市重点实验室(A类)。团队通过应用低能耗技术、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和储能技术,实现地下空间开发与节能减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0个、省部级项目27个;发表重要论文232篇;授权发明专利22项。中心研发推广了多项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低碳特种隧道建设技术、滨海地区能源桩技术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中,压缩空气储能专利技术作价750万元投资入股浙江某科技型企业,并获得500万元科研开发经费,成果在阿拉善液压气动复合储能示范项目等推广应用。

此外,土木工程复合材料与结构创新团队,围绕土木工程多材料界面及基体损伤机理展开研究,在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组合结构等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团队还探索出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剩余承载力计算方法及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修复方法,在火灾事故结构损伤鉴定中得到应用,获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道桥安全与性能提升创新团队,在全国率先将预应力碳纤维索、超大吨位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和桥梁伸缩缝免维护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其中,“预应力碳纤维索加固桥梁技术”入选2022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重点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并作为浙江交通行业的代表性技术受邀对全省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培训。

未来,宁波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将继续秉持“领跑示范”的使命自觉,激扬“向东是大海”的豪情干劲,进一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助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2024-07-30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66563.html 1 3 土木工程学科助力 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