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景: 当好改革排头兵探路者实干家

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刘兴景。 (受访者供图)

晨光里的宁波东部新城。(严龙 摄)

宁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资料图)

记者 冯瑄

核心观点

■我们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谋划引领性改革目标,以改革率先推动发展领先

■我们必须深入谋划牵引性改革路径,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精准点题的七个重点领域,研究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方案,梳理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项目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新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契机,宁波如何继续保持改革定力,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中展现宁波担当和宁波作为?

对此,记者专访了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刘兴景。

A

以改革率先推动发展领先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您怎么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刘兴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改什么、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问题,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如何从历史的“长镜头”、时代的“大广角”中领会好这一“划时代”意义,对于我们担负好新使命、新要求至关重要。

一要深刻把握改革高度上的历史性跃升。

本次全会着眼于两个“基本实现”的战略目标,明确将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上升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新高度。

这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谋划引领性改革目标,以改革率先推动发展领先。

二要深刻把握改革广度上的历史性拓展。

本次全会绘就了气势恢宏而又清晰具体的改革画卷,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开启了新时期以来最为广泛、更为系统的社会革命。

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谋划牵引性改革路径,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三要深刻把握改革深度上的历史性突破。

全会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改革理论、战略重点、方法手段上实现新突破。

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突出“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再突破、再提升、再上新台阶。

B

以改革强动能,全市GDP稳居全国第12位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宁波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成果?

刘兴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探索出一条以“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的市域改革路径,破解了一批制约宁波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涌现了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全省示范性和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一批改革成果获得批示肯定。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放管服”改革、亲清政商体系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改革、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改革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肯定。

一批改革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灵活就业政策、“村民说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首创经验被写入国家政策文件并在全国推广,“移动微法院”、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等首创性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一批改革成果成为全国典型。“专精特新”企业集成化培育、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宅基地“三权分置”、涉企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等做法获评全国级案例,形成典型示范。

记者:这些制度性创新成果,对宁波发展有何意义?

刘兴景:这一系列制度性创新成果,既为全国全省改革贡献了鲜活经验,也有效赋能了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为宁波发展注入生机活力。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集成改革,深化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联动集成改革,加快构建“大优强、绿新高”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宁波实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862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1.65万亿元,稳居全国第12位。

二是聚焦高效能治理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夯实基层底座。持续迭代“141”基层治理体系,健全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打造“一人一艺”文化新空间,打响人大代表督事制、“阿拉甬商有话讲”等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品牌,进一步筑强基层大平安、大生态、大法治、大服务、大文化“五大底座”。

我市获得省平安市创建“十八连冠”,成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三是聚焦高品质生活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惠享改革红利。迭代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和繁荣发展港城文化的政策机制,创新城市有机更新模式和“精特亮”城乡品质提升机制,深化“扩中提低”、强村富民改革,全域建设“无废城市”,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我市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全国第2位。

四是聚焦高水平营商环境深化改革,使滨海城市更具竞争优势。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接续推进和迭代“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等全局性改革,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国家级试点,打造全国首家营商环境投诉监管中心,创造“一件事一次办”、无证明(证件)办事之城等服务品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最优营商环境。

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市场经营主体达138.6万户,近五年年均增长近9万户;平均每8个宁波人中就有一个老板。在国家发改委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连续5年居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

C

书写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的

精彩宁波篇章

记者: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宁波如何对标对表“作示范”要求,突出改革重点、彰显改革担当?

刘兴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擘画了宏伟蓝图、进一步发出了改革强音。

市委改革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作为市委抓改革的统筹协调机关,要把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当好改革参谋部、主推手、攻坚队、督战员,紧扣即将召开的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改革排头兵、探路者、实干家姿态,统筹谋划、一体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走在前列,为宁波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贡献改革力量。

一要强化系统谋划。

围绕“7个聚焦”,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精准点题的七个重点领域,研究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方案,梳理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项目。

要紧盯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聚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任务,着力在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健全涉外商事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突破,更好地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应对变局、占据主动。

要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一步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体系,深化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支持全面创新制度体系,集中力量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强化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以改革开拓新局、探路先行。

要紧盯人民群众新期待,聚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城市“三化”转型、高水平推进“七优享”、繁荣发展港城文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夯实基层基础“五大底座”等企业群众可感可及的系列改革,以改革破题困局、改善民生。

二要力争先行先试。

找准国家所需和宁波所能的契合点,主动加强与国家和省里的汇报衔接,主动争取先行先试,打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标志成果、鲜活经验。

要紧扣当前投融资增长不快、消费市场供需适配不佳、环保压力依然较大等问题,创新针对性改革举措,形成赋能发展的实战实效。比如,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民间投资“破壁”。

三要强化督促落实。

按照“正作风、提能力、强队伍”的要求,探索完善各级党政“一把手”抓改革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委改革办统筹协调、专项小组分领域负责、牵头单位组织实施的改革推进体系,运用好发挥好改革闭环落实、分级协调、成果通报、“一地创新、全域推广”等制度,突出轻重缓急、强化跟踪督促,以上下贯通、条块协同、左右联动的合力推动改革落实落效。

2024-07-29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66342.html 1 3 刘兴景: 当好改革排头兵探路者实干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