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贵军
崔小明 张芯蕊 周子豪
漫步于福建泉州的古街古巷,青石板上、檐角之间,历史文化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
旧时刺桐古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图景,被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春风”唤醒。这些保存良好的海丝遗存被赋予新活力的同时,也给泉州带来了新机遇。
不久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蓝色脉动——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小组调研采访了泉州等地,在得到精心呵护、活化利用的文化遗产瑰宝中,窥见了千古风华。
千年海丝记忆,何以延续至今?通过深入走访,答案渐渐浮现。
半城蝶变,半城崛起
辉映似双星
当中式古厝与南洋骑楼交错林立,充满浓郁闽南风情的泉州古城,与远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
2021年7月,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同时,面积为6.41平方公里的泉州古城,被整体纳入世界遗产“缓冲区”。这一做法,为古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统筹、细节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泉州古城的遗产非常丰富,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2处古迹遗址中,古城占有8处。而它更宝贵的地方,在于完整保存下来的城市格局肌理。”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傅恩凤介绍,被纳为世遗的古迹,只是泉州古城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这座古城的街巷、庙宇、民居、商铺,处处暗藏着历史过往。
城市要更新,更要小心呵护这难得的半城烟火。
从宏观的城市布局来看,自本世纪初,泉州提出将市行政中心迁往东海片区以来,远离老城区的市行政中心、中央商务区相继拔地而起,构建起城市发展的新轴线。
新老并存,和谐共生。将新城区与古城完全区分开,在有效避免对老城区“大拆大建”的同时,也满足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
“在泉州古城的改造升级中,化解文物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傅恩凤说,古城的大部分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老化、破损、容量不足等问题,然而,由于古迹众多,每一项基础设施的改造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审批,确保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同时,为让古城更宜居,泉州市政府也下了一番“绣花”功夫。“一切修补工作都以伤害最小的‘微改造’方式进行。”泉州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李庆军解释,“比如雨污管网、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更新和改造,首先落实考古前置工作,采取分片分段、逐步推进的策略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才能确保街巷提升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泉州古城与远处的高楼大厦一同沉浸在一片璀璨的灯火之中。这一刻,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共同刻画出这座城市的表情。
外有“架子”,内有“里子”
里外皆不变
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
若只是建筑与设施的翻新,而无生活气息的存在、文化内涵的注入,那么泉州古城的复兴便只是空有其表,更不能说是延续新时代的海丝记忆。
让泉州古城真正“活”起来,需要的是人气。
“每一个重要节日,都是泉州人的一次狂欢,海丝风韵处处可见。”李庆军说,虽然新城拔地而起,但最好的学校、医院等依旧留在老城区,所以这里留住了60多万原住民,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闽南原味文化也被“活态”传承下来。
“无论初一、十五,还是其他节假日,天后宫门口的戏台都会变成‘戏窝子’,南戏、高甲戏、木偶戏,好戏连台,观众如潮。”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春节期间的“十龙九子”、元宵佳节的民俗踩街等,闽南文化的民俗、信俗、衣俗等在这里得以充分传承和发扬。
除了民俗上的“活态”传承,创新做法“以修代租”,也让不少老建筑重新找回了“存在感”。
“古城从不缺老建筑,却有很多被遗弃的、荒废的,或是产权多元无法修缮的建筑亟待被盘活。”泉州市文旅集团古城公司工程管理人员邱锦杰,最近刚刚参与了一栋位于主要街道旁的老洋房的修缮工作。
“这栋老洋房当时只有一位老人居住,而且年久失修,居住环境较差。”邱锦杰回忆,在征求这栋老洋房的一众产权人意见的过程中,“以修代租”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普遍认可和支持。古城公司出资帮业主修缮房屋,获得一定年限的承租权补偿装修费用,期满后将房子“物归原主”。对于业主来说,不用花一分钱,老房子就焕然一新,等租期结束,房子也会相应增值。
邱锦杰说,像这样通过“以修代租”旧貌换新颜的老房子还有很多,它们有的成为咖啡厅、文创商品店、游客中心等新文化空间,有的则成了艺术家工作室或民宿,在为古城吸引客流的同时,也让摇摇欲坠的老屋有了新意与生机。
目前,泉州市已完成古城及周边29条街巷的市政综合提升,正在推进中山南路及周边46条街巷的整治工作。
“架子”稳固,“里子”丰盈。走进泉州古城,不仅是与历史记载相遇,更是与生活本身交流。在这里,一戏一俗皆有活力,那份浓厚的生活气息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法律为基,民意为本
双重“硬支撑”
千年海丝记忆,何以延续至今?
李庆军告诉记者,答案在于海丝的物质保护与文化传承,更在于法律制度的坚实保障与民众的广泛参与,这两重“硬支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2015年泉州市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最先出台的法规便是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李庆军说,申遗前出台的《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等法规,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与义务,确保了古城保护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申遗成功后,为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高世界遗产保护的针对性,《泉州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条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的相继出台,更是从法律层面确保了泉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一系列前瞻性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也为古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一系列法规从顶层设计上筑牢世界遗产保护屏障,同时,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也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李庆军补充道,实际上,泉州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
清代,泉州府文庙就立了示禁碑,不允许摆摊设点。洛阳桥畔也立有示禁碑,要求附近的窑厂不能靠近开挖。
“还有一个比较新潮的留学联谊会,在申遗和外宾访问期间,一些留学生主动请缨做翻译、介绍员,甚至成立了一个泉州驿站。”李庆军说,自打申遗成功后,市民主动保护古城的意识日益增强,“其背后的文化自信,是申遗留下的最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