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学家金富轼与宁波之缘

金富轼画像(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藏)

金富轼撰《三国史记》目录(1573年刊活字版,京都大学图书馆藏)

金富轼《入宋谢差接伴表》

宁波高丽使馆遗址(李广志 摄)

李广志

今宁波月湖北侧,有一个“高丽使馆遗址”,如今的设施是在遗址上建造的陈列馆。而高丽使馆作为北宋国家级迎宾馆,是专用于接待高丽使团的行馆,建于宋政和七年(1117年)。高丽著名史学家金富轼出使宋朝时,就居住于此。

金富轼(1075年-1151年)是高丽王朝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编纂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其地位类似中国的《史记》,书中包含东亚交往史上的许多珍贵资料,他是朝鲜半岛“史学第一人”。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收藏了一幅金富轼画像,此像是现代作品,由韩国著名画家权五昌绘于1993年。图中的金富轼,身着官服,手持书卷,相貌端正,似为暮年形象。上书“文烈公金富轼像”,“文烈”是他的谥号。

关于金富轼的容貌,中国史书确有记录,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八中描述:“富轼丰貌硕体,面黑目露。”宋朝使团出访高丽时间是宣和五年(1123年),朝廷派给事中路允迪为正使、中书舍人傅墨卿为副使,徐兢以奉议郎为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同行。使团于五月十六日自明州出发,六月十三日抵达高丽王城,停留一个月,七月十三日返航。徐兢与金富轼会面之时,金富轼48岁,属于年富力强之际。

金富轼不仅是杰出的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践行者,他曾三度入宋,在宋朝与高丽交往史上留下不朽篇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每次使宋及返回,都从明州口岸进出。

第一次入宋,时间为政和六年九月五日(1116年10月12日),此时他41岁。宋朝廷派傅墨卿、宋良哲两位官员来到明州定海县迎接,陪伴入京。金富轼特撰《入宋谢差接伴表》,谢表首句为“陪臣等某言,昨于九月五日到泊明州定海县。”此次接伴使中的傅墨卿,7年后也奉使出行高丽,在高丽王城与金富轼再次会面。

使团入明州城后,明州郡守毛友在月湖的湖心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赠诗与金富轼。为此,金富轼也唱和了一首《宋明州湖心寺次毛守韵》(见《东文选》),诗词如下:

江山重复望难穷,更构层楼在半空。

檐外苍苍河汉逼,阶前浩浩海潮通。

片帆孤鸟千家外,疏雨斜阳一气中。

想与众心同所乐,骚人谁讽大王风。

不过,此时明州高丽使行馆尚未建造,使团应该居于别处。入京后,金富轼还参加了汴京的天宁节贺寿活动。他在《三国史记》卷三十三中写道:

臣三奉使上国,一行衣冠与宋人无异。尝入朝尚早,立紫宸殿门,一合门员来问:“何者是高丽人使?”应曰:“我是。”则笑而去。

这段趣事说明,朝廷守门的人也很想见识一下高丽人的长相,但金富轼穿上宋服后,并无特别之处,与宋人无异,于是,一笑了之。

第二次入宋,时间为1126年(丙午年九月乙丑)。据《高丽史》卷十五载:“九月乙丑,遣枢密院副使金富轼、刑部侍郎李周衍如宋,贺登极。”高丽遣使祝贺宋钦宗即位。《高丽明贤集》中收录了金富轼的若干表文,其中有从汴京返回明州的记录,所经均为大运河节点城市,主要有:南京(今商丘)、宿州、泗州、楚州、高邮军、扬州、润州(今镇江)、常州、苏州、秀州、杭州、越州、明州。可见,高丽使团入宋在明州,回国亦在明州。

第三次入宋,是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辛丑。据《高丽史》卷十五载:“金富轼等至宋明州,会金兵入汴,道梗不得入。癸卯乃还。”此处的“五月辛丑”,换算成公历是6月23日,“癸卯”则为6月25日。而此时,宋金大战,汴京失守,所以金富轼等也未能赴京。由此可知,金富轼等入宋后,仅在明州停留两三日便返回。

宋时,宁波与高丽之间,不仅舟船通达,往来顺济,同时,也架起了一座文化桥梁。两国文人相聚于柳汀之洲,雅集湖心寺,饮酒品茶,诗文唱和,彰显了以月湖为代表的宁波文化符号。

从陆路到海洋,发生过许多精彩的历史故事,诞生过无数的美丽传说,时至今日,宋韵犹存。

2024-07-0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62552.html 1 3 高丽史学家金富轼与宁波之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