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医护志愿者 与百岁老人的10年相守

记者 黄金 阎亦然

“10多年前,他们3人作为医护志愿者来照顾我妈妈时,我以为来两三次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他们一做就是10多年,有人调到其他医院当领导了,也没有中断。”

“剪脚指甲、捶背、洗脚、穿袜子……这些连亲人都不一定做得到的事,他们却做到了。”

……

最近,刚处理完母亲后事的郑国英向记者讲述了3名宁波医护志愿者的暖心故事。

郑国英是加拿大宁波总商会会长。10多年前移居加拿大的她,心中最牵挂的便是留在宁波的母亲。幸运的是,由徐宁、王玉花、余爱萍这3名来自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暖阳”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老人身边。

这是该院助老扶老的重点活动,医院党委统筹优质医疗资源,带领各党支部和志愿者团队,走进社区村庄、深入大山海岛,为老人送上健康服务。

当时,郑国英的母亲已经90多岁,徐宁、王玉花和余爱萍每周都会来到老人家中,为她检查身体、配药送药。

“他们对我母亲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我这个做女儿的。”郑国英感慨地说,“无论是药品的存放位置,还是母亲的日常习惯,他们都了如指掌。每次来家里,母亲都会开心地说是自己亲外孙、外孙女来了,而我反倒成了客人。”

有一回,郑国英母亲的脚肿了,脚指甲长进肉里了,徐宁便细心地为她修剪。“老人有时卧病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他也不嫌脏,帮老人按摩康复,这些就连亲外孙也难以做到。”郑国英说,在徐宁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哮喘病再也没有复发过。

时光荏苒,三人因工作岗位变动到了不同的医院,但他们的心始终与这位“外婆”在一起。

“我们就是希望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去服务他人。”徐宁说,“每次去老人家,看到她那么开心,我们就感到无比满足和幸福。”

随着老人年近百岁,身体也每况愈下。

回想起两年前的一次紧急状况,郑国英仍心有余悸。老人由于不慎摔倒,昏迷不醒,高烧不退。郑国英在国外,一时也赶不回。徐宁闻讯立即赶到老人家,为老人治疗。此后,他一下班就来看老人,还联系了骨科专家宓云峰一起来为老人治疗。几个月后,老人终于可以下床走路了。

在老人昏迷的这段时间,徐宁、王玉花和余爱萍悉心陪伴老人,从饮食到护理无微不至。徐宁更是坚持每天为老人按摩,在耳边给她鼓励。

就这样,这位百岁老人奇迹般地恢复了行动能力。

看到“外婆”康复,三名医护人员都很高兴。“我们三人平时都忙,只有在照顾外婆时才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今年3月,已经103岁的老人又不慎摔倒。远在加拿大的郑国英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徐宁告诉郑国英:“外婆这次情况不好,要去医院,你快回来吧。”

郑国英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回国。

“当时情况很危急,急诊医生需依据检查结果才能给母亲用药,但徐宁凭借对母亲身体状况的全方位了解,采取果断措施,延缓了病情恶化。”郑国英说,她相信徐医生的判断,每次他都能给出最合适、最精准的决策。

王玉花也从奉化方桥赶来为老人进行护理。好几次郑国英催她去休息,她却说:“外婆还没醒,我怎么可能安心休息。”

郑国英的家人们也都赶到了医院,共同陪伴老人度过最后的时光。急诊室的医生们则竭尽全力,为老人提供最后的救治和照料。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温暖陪伴,最终,老人走得很安详。

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个中艰辛也许只有本人最清楚。

“其间,玉花、徐宁的孩子都面临中高考,玉花的妈妈还生病了需要照顾。他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我想,他们是把我母亲当成了亲人,才有了这份割舍不断的牵挂。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但愿他们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郑国英眼含热泪地说。

2024-06-1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8915.html 1 3 3名医护志愿者 与百岁老人的10年相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