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在单位召开的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上,领导引用古人的话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违反党纪党规,就是“立于危墙之下”,党员干部要向“君子”学习,不违反党纪党规,“不立于危墙之下”。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出自《孟子·尽心》是说有德行、有修为的人,应该远离危险,不要站在危墙之下。这自然会引出一个问题:哪堵墙是危墙?有人为啥不像君子那样避开危墙,而是偏偏要立于危墙之下?
避危先要知危。说“不立于危墙之下”,首先得列出几条标准和规则,让人知道如何判断一堵墙是危墙。而知道了危墙所在,“不立于危墙之下”,才有基础和前提。说得简单点,红灯停、绿灯行,就是行人、开车的人“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指南。而不知道交通规则,引发交通事故则是迟早的事。
党纪党规,明确规定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有了判断“危墙”的办法和避开“危墙”的依据。党纪学习教育的目的,正在这里。而党纪党规多次修订,就是因为,时势在变,判断“危墙”的标准也在变。这就不能刻舟求剑,而是应该因时制宜,提醒党员干部有了哪些新的“危墙”,要注意避开。
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违纪犯规、贪赃枉法,有对党纪党规的要旨和精神掌握不全、理解不透的,也有明明对纪律规矩了然于胸,知道自己说的做的是明令禁止的,是“危墙”所在,却仍然跑到“危墙”下去的。原因就在于,那“危墙”之下,有金子在闪闪发光,有美色在搔首弄姿,惹得贪财好色者情难自禁。
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赚钱“多快好省”,往往想尽办法“围猎”官员。今年初,央视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中,出现了一个新词:反向围猎。像辽宁忠旺集团实际控制人刘忠田,想“围猎”时任辽宁省公安厅厅长的王大伟,而王大伟早就风闻刘忠田出手豪阔,不仅甘于被“围猎”,甚至“反向围猎”刘忠田,在很快从轻处理一起事涉忠旺集团的案件后,专门约刘忠田谈话卖好,当面加以“点拨”,两人一拍即合。王大伟哪里是不知道“危墙”所在,赶快避开,而是明明知道有“危墙”,却急吼吼地靠上去。
不能说一个公安厅厅长不懂党纪国法,问题应该在于,王大伟只是把党纪国法当耳边风,一碰到“糖衣炮弹”,便乖乖就范。说到底,就是缺乏拒腐防变的定力。定力,指把握自己的意志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说的就是超乎寻常的定力。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强调,党员干部学习党纪党规,要实现一个目标,那就是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同样的环境和生态下,有些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走上了不归路;有些则洁身自好,成就了事业;有些党员干部,严于自律好多年,却“晚节不保”;有些党员干部谨小慎微,却架不住老婆儿女、情人“知己”的撺掇,放任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大肆敛财……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有些党员干部“四个定力”缺失或脆弱,不知不觉或明知故犯地让自己“立于危墙之下”。
定力,看似无形,关键时刻便是“定海神针”。学习党纪党规,强化“四个定力”,就是不光要看得明、分得清哪些是“危墙”,更要在面对风险考验、利益冲突、诱惑干扰时,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不立于危墙之下”,而且,不光是一天、一次做得到,而是要天天、次次做得到。
有则故事,说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写诗自夸: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注:八风,佛家用语,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件事)。诗成后,派小童乘船送给好友佛印禅师品鉴。小童回来了,带回的诗笺上写着两个字:放屁。东坡气不可遏,马上驾船过江,找佛印理论。到了,见寺门上贴着张字条,写着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东坡看后,恍然大悟,羞愧不已。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遇到事情时,如果心无定力,就很难心平气和、把持自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读几遍党纪党规不难,难的是,能够养成并不断强化“四个定力”,努力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而不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或者是“眼里识得破,心里忍不过”,“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