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春晓 通讯员 赵静
用布条和地钉牵引梨树低处的枝条,中上部位较短的树枝则用削尖的竹片改变枝条的生长方向……走进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干家路村的智慧梨园,主理人桑益挺正在给他的主干型梨树塑形。
“90后”新农人桑益挺是个“果二代”,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帮家里种梨、卖梨。2018年,他毅然辞去工作,接手家里的160多亩梨园。2020年,在余姚市农业农村局蜜梨专家的帮助下,桑益挺开始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梨园进行全方位改造。他首先淘汰了低效益的传统梨树,改种高经济价值的新品种,并采用主干型的种植模式。
“比起传统的开心型梨树,主干型梨树适合机械化栽培,是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树形。”桑益挺介绍,这种树形在主干上直接生出结果枝,果枝单轴延伸,树体细长,不仅日常管理简便,还能以较大密度种植,每亩可多种约80棵梨树。主干型梨树优势明显,周边不少从事蜜梨种植的农户都来向桑益挺取经。
桑益挺还引进了新型农机设备,其中就有风送式打药机。这台酷似迷你版环卫抑尘洒水车的农机,有远程遥控功能,每年能节省人工成本近8万元。
此外,桑益挺利用5G技术,对梨园实施了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智慧管控,让数据成为“新农资”。
“未来,我计划将新一代信息与装备技术继续引入梨园,让先进的管理技术孕育出品质好、口感佳的优质果实。”桑益挺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