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4月4日电
记者 顾小立
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数字科技企业采访时,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和宁波的企业同行共绣“一件衣”,既是他们经营工作的“常态”,也是日常工作的“乐趣”。
听闻此话,记者来了兴趣,进一步追问:“‘常态’如何理解?‘乐趣’又从何而来?”
“宁波超过70%的纺织服装头部企业,与我们都有合作。在与客户的电话与当面交流里,我们最常听到的方言可能就是宁波话。”这家企业负责人说,在杭州设计服装款式,在宁波生产服装成衣;在杭州研发制衣数字软件平台,在宁波落地制衣前沿理念技术——这样的工作,在两座城市里每天都在进行着。
“‘一件衣’虽小,其中却蕴含了产业合作的‘大智慧’。”在这家企业负责人看来,从推款、审款到在线改版,从生产、销售到跟进服务,十多道工序与环节的工作质量,共同决定了“一件衣”是否能产得出、做得优、卖得火。杭州数字产业发达,宁波制造实力雄厚,可谓做好“一件衣”的最佳拍档之一。
“这对‘拍档’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你卖我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这家企业负责人继续补充说,“为了做好‘一件衣’,杭州和宁波的企业互相服务:你用先进的数字软件平台帮我提高制衣效率,我用丰富的一线生产信息帮助你的软件平台迭代升级。这是互有增益、共同提高的合作。”
这家企业所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动概括了杭州和宁波的经济发展联系。近年来,杭甬企业互投股权数不断上升,开往宁波的高铁列车上,常见到杭州年轻“创客”的身影;而在杭州的一些车间里,不少宁波企业家也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近年来,区域融合发展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城际乃至省际交流合作层出不穷。如同磁极两端相互吸引需要磁力一样,城市与城市间要携手并进、共同发展,也需要相向而行的巨大“引力”。
有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地方把合作的“招牌”立了起来,过几年却没有看到应有的效果,大家还是“各干各的”,甚至合作区域在项目、人才招引方面的竞争还比以往更激烈。这其中一大重要原因,或许是没有想清楚合作的“引力”何在。
只有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彼我优势,找准错位发展与协同发展的平衡点,找准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紧密联动的突破点,携手发展的城市和地区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