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珈竹
5月30日,“2025奉化梅山文化季”活动在尚田街道方门村梅山启幕,宁波首条校地共建中医药研学路线——梅山本草古道揭开面纱。这也为尚田街道“环梅山梅湖组团片区”,拉开了“山水相依、产村共荣”序幕。
片区包村:
党建“一根针”穿起千条线
曾经,环梅山周边的11个村庄习惯了各自为战,这里资源分散、产业薄弱,留守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难寻致富门路。2025年年初,尚田街道将这11个村庄串联成“共富共同体”,组建“环梅山梅湖组团片区”,牵头与21家机关单位、高校院所、国企民企及社会组织成立联合党委,“拧成一股绳”推动乡村片区组团发展。为了给沉寂的山村带来新的增长极,尚田受全区乡村CEO招募行动启发,创新推出“全域乡村运营”计划,面向社会各领域招募专业化运营团队,以“村村都有CEO”的管理理念激发村庄蓬勃生机。目前已有9支队伍、30余名人才投入到“环梅山梅湖组团片区”的深度运营中,他们通过整合政府、市场和高校资源,挖掘片区特色,重塑乡村定位。“单个村的资源难免片面,几个村优势互补才是新出路。”片区组团运营官薛琼说。
带资进村:
沉睡资源变“流量密码”
运营官们带来的资源,是理念、社群与资源的深度交融。鸣雁村乡村CEO黄君琳为解决通往“状元泉”500米土路的修缮资金难题,独创“修路咖啡”公益村咖项目,仅用几个月就为村募集5万元启动资金,让每一位顾客都成为“修路合伙人”。面对濒临倒塌的农房,浙江云兴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童斌利用家乡商会资源,改造“鸣雁归谷”民宿部落。张鱼艺术团队依托原有古村风貌,投资百万打造“山茶叙事”文化阅读空间。设计师桑小玲在村里创办的“桑田SUN TEA”制造社,每逢周末都会有泥塑陶艺体验、稻田音乐会等活动轮番上演。今年端午假期,位于桥棚村的奉化羊羔仔农场迎来一批“洋客人”,国际友人与当地村民载歌载舞,边体验边消费,打开了尚田乡村走向世界的“微窗口”。
聚力兴村:
多元共奏“致富交响曲”
尚田梅山,一条千年本草古道蜿蜒而上,沿途生长着黄精、茯苓等数十种中草药,原本无人问津的“野草”,现在被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师生逐一附上“名片”,打造成“康养梅山”农文旅打卡新IP。政校共建仅仅是尚田开发资源合力的一个缩影,街道还联合奉化农商银行推出“乐水尚田”青创基金等专项扶持产品,为乡村运营官、农创客争取来真金白银的“政银联建”福利。在乡村青年共富纳凉夜的音乐会上,全域乡村运营CEO们接力拼接,共同点亮了尚田共富工坊青创“版图”。在多方合力下,尚田街道特色活动遍地开花:春季“茶文化节”吸引游客品尝茶味幽香;夏季“桑果派对”将高山桑果一售而空……“环梅山梅湖组团片区”组团式发展道路,让片区村庄“摆脱薄弱”,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端起“生态碗”、吃上“文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