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莉敏
2024年中考放榜,张女士攥着女儿新新565分的成绩单,在普高和职高间犹豫。565分足以进入普高,但15岁的少女却指向另一条路:“我想选电子技术应用,听说这是奉化最强的专业之一,技能大赛和高考成绩都很出色,学校实训车间跟企业一模一样。”看似叛逆的选择,折射出当前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在奉化,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态度正经历着从“次优选择”到“主动规划”的蜕变。
2024年数据显示,我区职业教育升学率已近七成,300多名毕业学生获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更涌现出通过技能竞赛免试升学的典型案例。这场静默的教育革命,正在重构人才成长的多元路径。
前文中张女士的焦虑具有典型性:传统教育观将职业教育视为“次优选择”,但现实数据正在改写认知。2024年,我区有53名职校生升入本科院校,903人进入高一级学府,升学率同比提升8.8%,我区职教中心更有23名毕业生通过技能竞赛实现免试升学。
“3+4”中本贯通、“3+2”中高职衔接等多样选择为职校生构建起了立体化升学体系。以宁波地区为例,中本一体化学生三年后可直升浙江师范大学,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远高于普通高中。不少学生在职高中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实现“弯道超车”。中考480分入读职教中心的小俊就通过职普融通班学习最终考入浙江理工大学。“这是当年我们都想不到的结果。”小俊父母表示。
近年来,区教育局积极调整学校布局,完善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产教合一,优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职教中心着力打造服装设计、电子信息、汽车工程、幼儿保育四大优质专业;工贸旅游学校聚焦智能制造、文旅服务、数字商贸三大领域,两所学校涵盖32个专业化方向,使职业教育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学生培育上,职业学校有着成熟的“文化基础+专业技能”双轮驱动育人模式,并有车间化、顶岗式专业教学体系和各级各类技能赛“实战”体系,实现学生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工贸旅游学校高二学生林佳颖仅用两年时间就熟练掌握3分钟完成10人餐桌摆台等标准化技能,从新手蜕变为宁波市技能大赛金牌得主。这种“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父”的培养机制,使职业学校毕业生从入职到晋升技术骨干的成长周期缩短至6个月左右。
在专业对接区域经济需求的基础上,我区职业教育在产教共生上不断拓面深挖,持续探索集团化办学、“订单式”培育等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宁波永东电器有限公司与工贸旅游学校共建电商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运营场景搬进校园,让师生“真上岗、真创业”。宁波超迈贸易有限公司借助该校科研力量完成跨境电商系统升级,年营收增长40%。此外,工贸旅游学校师生团队还为奉化水蜜桃设计数字化营销方案,助农增收200余万元。该校“职成协同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陈闪闪表示:“校村企共育让我们既懂电商运营,又通农业实际,助力数十个奉化乡村发展电商等产业。”
目前,我区已建成职教集团2家、技术研发中心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43个校外实践基地中有17个为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年均培养专技人才500余名,打造2个省示范实训基地,2项案例入选省中职教育改革优秀典型案例。
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负责人表示,职业教育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公民为核心目标,通过聚焦完善评价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畅通成长通道三大方向的系统性改革提升适应性,最终全面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当技能证书与学历文凭获得同等价值认可,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生赛道的主动规划。职业教育赛道同样能绽放人生华彩,在奉化这片热土上,这场静默的教育革命正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成长传奇。
▶汽车喷漆
▼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展示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实操展示
◀电商直播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