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石
5月26日至6月26日是2025年奉化区职业教育活动月。本次活动月以“一技在手 一生无忧”为主题,推出“工匠学堂”讲座、职校校长访企业、师生岗位体验、“未来工匠”读书活动和“为民服务月”等八大主题活动,不仅展现了职业教育的丰硕成果,更勾勒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发展路径。发展职业教育,是夯实制造强国的根基。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需要匠心培育、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同频共振。
匠心铸魂,以文化浸润厚植职业信仰。职业教育的核心不仅是培养技术能手,更是塑造精益求精的职业信仰。“工匠学堂”讲座与“未来工匠”读书活动,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从技能层面升华至文化层面。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技术,更要塑造“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价值观。活动月以文化“软实力”夯实技能“硬功夫”,通过讲座启智、读书明理,让青年学子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深入理解匠心之于人生的意义。这种精神赋能,是破解社会对职业教育偏见的妙招——以技能为阶,同样能抵达人生价值的巅峰。
产教融合,以校企联动打破育人壁垒。职校校长访企业、师生岗位体验等活动,构建了产教融合的“双向奔赴”机制。职业教育若闭门造车,难免与产业需求脱节;企业若远离课堂,亦难精准对接人才培养。当前,校企“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活动通过校企互访、岗位实践,让学校听见机器的轰鸣,让企业触摸教育的温度。这种“把课堂搬进车间,把实践带回校园”的模式,正是职业教育打破“两张皮”困局的破题之笔。
服务惠民,以实践担当彰显职教温度。“为民服务月”等活动的设置,让职业教育走出校园围墙,融入社区肌理。职业院校的师生用维修、咨询等技能服务群众,在检验教学成果的同时,将“一技之长”转化为“一方福祉”,诠释了职业教育服务民生的真谛。这种“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不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更让“一技在手”成为“一生无忧”的底气。
从课堂到车间,从校园到社区,奉化区职业教育活动月的生动实践,不仅搭建了展示职教成果的舞台,更勾勒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未来图景。当匠心培育、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形成合力,职业教育便不再是教育的“单行道”,而是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让更多青年学子不仅能以技立身,更能以技报国,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