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佳文 宋维颖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岳林街道的夜宵摊点逐渐升腾起烟火气息。然而,热闹背后隐现的噪音扰民、油烟污染、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曾一度成为困扰周边居民的“心病”。近日,岳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精准治理+柔性服务”为抓手,全面启动夜宵摊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体检式”排查与长效自治机制双管齐下,力促城市“夜经济”与居民幸福感同频共振。
■加大执法力度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作为此次行动的“主战场”,位于奉化汽车东站的冷饮摊位聚集点率先迎来全面“体检”。执法队员手持专业设备,对6家摊位的排水管道展开“地毯式”排查,重点整治污水直排、管网淤堵等顽疾;燃气安全检查组则逐一核验煤气瓶检验标识、软管老化情况,现场整改可调式阀门隐患2处。针对油烟扰民这一核心诉求,执法人员对油烟净化设备运行状态及是否定期清理开展检查,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以前总担心油烟味影响孩子学习,现在看到执法队定期检测,我们安心多了。”家住附近的居民王女士感慨道。执法队员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化身“安全讲师”,耐心普及燃气安全知识,并现场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法,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疏堵结合引导流动摊点入“新家”
面对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夜市摊贩,执法队采取“引导+服务”策略。在辖区内流动摊聚集点,执法人员不仅对改装餐车的燃气使用安全进行检查,还当起了安全知识的“宣传员”,向摊主们耐心普及煤气瓶正确使用方法、消防安全常识等。同时,执法人员积极引导流动摊主前往指定疏导点规范经营,向他们讲解疏导点的管理优势与经营便利,鼓励摊主文明经营、诚信经营。
■推进商户自治联盟激活内生动力
为破解“整治—反弹—再整治”怪圈,岳林街道综合执法队将构建“商户自治”模式。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摸排建立夜宵摊“一户一档”,绘制动态管理热力图;另一方面,由执法队牵头组建“夜间经济自治联盟”,同时,以安全经营承诺书为约束,组建微信联络群为沟通桥梁,持续普及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
从“被动整改”到“主动自治”,从“单兵突进”到“多元共治”,岳林街道正以精细化治理解锁“夜经济”的幸福密码,一幅“岳夜岳美”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