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为东西部协作注入“健康”力量

——记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医生徐丽平

记者 徐琼

通讯员 林盛吉 郭朝蕊

医疗资源下沉,专家持续接力,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不仅为甘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2023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徐丽平响应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号召,接过了甘洛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帮扶工作的接力棒,跨越山海来到甘洛,开启一场“造血”医疗帮扶之旅。

“作为凉山州州级重点专科,甘洛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在腹腔镜手术方面表现相对出色,腹部疾病的治疗几乎都能在腹腔镜下完成。”这是徐丽平初到甘洛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后了解的情况,但是科室面临的人才结构欠合理、设备缺乏和超声介入技术不足等问题依旧突出,在深入了解普外科的实际情况后,徐丽平制定了一个为期一年半的帮扶计划。

徐丽平开始“见缝插针”地打磨青年医生的诊疗思维:晨交班10分钟——针对危重、复杂病例,开展术前影像精准解读与术后效果即时复盘,以“一张片子、一次讨论”推动医生阅片能力提升;间隙化“小讲课”——在临床工作中穿插小规模授课,聚焦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管理要点,将理论转化为即学即用的实战经验;每周固定教学查房——以“床边问诊+患者查体+阅片分析+病情由来”模式,深度剖析疾病,培养医生“从症状到机制”的立体诊疗思维,成功帮助青年医生们建立起“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的全流程思维,让他们对疾病的诊疗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切的时候要掌握力度,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在手术室里,徐丽平时常化身“定海神针”,实时指导关键步骤,不少青年医生在徐丽平的指导下完成了人生首例手术,有效填补了自身的空白项和薄弱项。“徐老师针对每个人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像我的话,徐老师教我的穿刺要多一些。”甘洛县人民医院住院医师杨飞说道。徐丽平通过以“理论+实践”为抓手,创新推行“1主刀+1助手+1观摩”阶梯式手术带教模式,让普外科医生实现从“能手术”到“会手术”的跨越式成长。

考虑甘洛有较多的肝脓肿患者和高龄不耐受手术的胆囊炎症患者,同时为了腹腔镜术后腹腔积液患者的快速恢复,徐丽平结合自己所长,与甘洛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合作开展经皮超声下穿刺介入治疗,实现精准的超声引导下一步穿刺到位,引出包裹的脓肿积液并留置管道、便于穿刺后冲洗,使得病人免除手术的痛苦。截至目前,在徐丽平的推动下,甘洛县人民医院已成功应用了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疝修补术、单孔胆囊切除、经皮超声下穿刺介入治疗等新技术解决医疗难题。

每逢周四晚上7时,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肝胆胰)的MDT线上讨论会准时举行,自从徐丽平抵达甘洛后,他便积极邀请甘洛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科室成员参与其中,通过一种常态化且高质量的方式,为甘洛本土的临床医生构建了在肝胆胰疾病领域开拓视野、学习知识的交流平台。

徐丽平的故事,正是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的生动缩影,如今,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通过提升甘洛县域诊疗能力,减少患者跨地区就医的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返贫”,点亮甘洛群众的健康之路。

2025-05-21 ——记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医生徐丽平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15186.html 1 3 授人以渔,为东西部协作注入“健康”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