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明
老屋是1990年9月造的,当时屋面用的是砖房加小瓦,窗户是木头玻璃窗,它系着三代人割舍不断的情愫。
由于近十年老屋一直空置着,渗漏严重,木窗有的关合不严,用铁丝勉强固定,有的窗棂腐朽,手指轻触便簌簌落屑,有的玻璃没有了或只剩半块了。每逢雨季,雨水常常淋到屋内,沿着楼梯、楼板从三楼漏到一楼,内外雨幕交织,风起时分,细碎的尘埃在空中蹁跹起舞,老屋在风雨中瑟缩。更严重的是南面阳台的梁裸露着锈红了的钢筋,在潮湿的空气里持续氧化,如同未愈合的伤口。这破败光景恰似迟暮老者,在岁月长河里艰难喘息,每道裂纹都在诉说着沧桑。每次我回老家,老邻居们反复叮咛我“老屋要修哉”。
为了修缮老屋,我请了几拨泥水、卷材、铝合金窗三个工种的师傅现场踏勘后,上述三个问题心中有了答案,便制定修缮方案。本次修缮原则:解决渗漏,加固阳台,控制费用。具体实施方案为:更换屋面砖瓦为木板加琉璃瓦,砌墙加固阳台,所用材料自己购买,人工费用一次性包干。更换铝合金窗材料和人工费用一次性包干。
有了具体实施方案,定好维修的师傅,商谈好价格,签订好协议,估计好材料的数量。接下去是购买材料,跑建材店,联系供货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材料都送到。约定材料可退可补,少了不少麻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到了修缮阶段。先是现浇基础、砌筑粉刷墙体,再是更换屋面琉璃瓦,最后更换铝合金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个多月的时间,老屋修缮完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修缮房屋是一件忙事、累事,但看到老屋变新房,痛并快乐着。
当琉璃瓦折射出第一缕晨曦,铝合金窗框柱流动的云影,我忽然明白修缮的不仅是砖瓦窗户,更是对记忆的郑重托举。老屋新生,恰似时光长河里泊着一艘船,既载得动旧日星辉,也经得起明日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