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璐 卓博寅 夏嘉莲 通讯员 葛梦园)4月26日上午10时,锦屏街道“锦美集市”在蒸腾的烟火气中热闹开市。春晖弄堂里、锦轩守艺等近10家共富工坊携招牌产品集体亮相,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成为激活区域共富活力的新引擎。
“没想到家门口的集市这么有料,既能重温老味道,还能淘到特色手作!”家住锦轩社区的李阿姨提着满满两袋“战利品”笑道。
集市还未正式开始,“春·庄”共富工坊的摊位前已排起长队。“用的是32年的老配方,现包现煎,一锅50个生煎,不到半小时就卖光!”工坊负责人擦着汗笑道。隔壁的锦屏巧妈共富工坊则以手工牛肉酱“圈粉”无数。这款手工牛肉酱意外与弄堂里共富工坊的豆腐联动,组成“下饭CP”,引得不少市民成箱采购。
集市背后,是一套成熟的共富运作机制。以锦轩守艺共富工坊为例,社区提供场地和订单,工坊负责技术培训和品控,居民承接手艺加工,按件计酬。“从学技艺到接订单,社区全程帮扶,现在既能照顾家庭,每月还能增收3000多元,日子更有奔头了。”居民王阿姨一边演示扇子制作技法,一边分享自己的喜悦。截至目前,该工坊已带动50余名家庭主妇实现月均增收2000余元。
“我们会把集市营收的一部分反哺社区建设,另一部分用于帮助村社的困难群体,让共同富裕变得可感可及。”锦屏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