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连救3人

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实现彝乡家门口的“医靠”

记者 徐琼

通讯员 林盛吉 郭朝蕊

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在24小时内连救3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是自2023年年底,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重点推动甘洛县人民医院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以来,甘洛县人民医院医疗救治水平显著提升的有力证明,让广大甘洛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55岁男性,胸痛7小时,加重1小时。既往有高血压病、大量吸烟史。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当天中午11时48分,“甘洛县胸痛”微信群弹出这条信息,甘洛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及胸痛中心值班人员立即响应,迅速赶至介入手术室并进行术前准备,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被直接送入介入室,仅用36分钟,就开通了堵塞的血管。“多亏了你们才让我捡回一条命!”刚经历生死劫的患者吉什(化名)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而在吉什的手术还没有做完时,医院急诊室又来了一名52岁的大伯,同样是胸痛,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在进行了37分钟的急诊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后,患者的状态趋于稳定。次日凌晨,75岁的王阿姨来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其心脏血管存在弥漫性钙化病变,右冠状动脉远端完全闭塞,在经过紧急血栓抽吸并植入支架后,成功开通了病变的血管。

这些,都离不开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对甘洛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规范化流程建设和系统性培训。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甘洛县人民医院院长金海英借助浙江的先进经验,诚邀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奉化区人民医院相关专家对甘洛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给予反复的流程重建改进和技术帮扶,并立足县域实情,因地制宜建设符合甘洛县县情的县域医联体,在胸痛中心建设推上“快车道”的同时,帮助医院引入便携式心电图机、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等设备,建成覆盖县域的“心电一张网”,实现基层心脑血管疾病早筛早诊。

今年1至3月,甘洛县人民医院急诊抢救成功率达95%,医护人员和群众对胸痛的认识不断提高,医院年胸痛病人收治量明显增加,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多学科协作”的无缝衔接,在急性胸痛紧急救治,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水平方面明显提升。

2025-04-08 24小时内连救3人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07616.html 1 3 奉甘“组团式”医疗帮扶实现彝乡家门口的“医靠” /enpproperty-->